北航在其社團活動群中發布通知表示:“禁止動漫相關內容出現在校園活動中”。現已明確告知所有社團不得借百團活動為名義開展此類個人活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有動漫社團的,甚至自己就有動畫專業,畢業生也制作過《浪浪山小妖怪》,學校還甚至以此為榮,這種操作確實稱得上奇哉怪也。
10月9日社團的負責人2018屆本科生汪正東在社團公眾號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不算抗議的抗議。
評論區補充了更進一步的情況。飛夢早就在一年以前被制度層面扼殺了作為學生社團存續的可能沒有指導老師、拒絕為社團蓋章,也已從今年的社團名錄和招新攤位中除名。如今的組織部成員們也嘗試過各種方式來維護社團,卻換不來校方的正眼相對和平等溝通。曾經飛夢是最大社團,五星級優秀社團,擁有活躍的學生群體和豐富的活動,而如今這一切結束了。
目前,公眾號已經從北航飛夢acg聯萌改名為仰望星空的幻想者們,原因未知。
隨著事件發酵,北航相關負責人迅速做出了回應,說這是誤會。
本意是提醒社團在活動現場注意管理,避免出現與社團性質不符或可能帶來不良影響的標志和標語,而并非要全面禁止所有動漫類活動。
校方同時強調,只要按照正常流程進行審批和報備,動漫活動完全可以正常開展。
我的評價很簡單,FNNDP,裝傻充愣也要有個限度。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
大家上過大學,都很清楚,大學里面的社團要導師蓋章要學院掛靠,當學院和老師們都一致不愿意接收的時候,某個社團哪怕在學生群體中合法性再高,也無法在組織上繼續存在下去了。
我們這個社會看不慣二次元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幾乎每年都會有中年人跑到某地漫展上去大鬧一場。
原因是保守主義者們對社會存在著強烈的控制欲,拒絕任何自己看不慣的東西。
比如知乎上有個神帖,西葫蘆燉茄子,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家長中午打算做鹵肉飯,孩子說行,孩子說想吃炸雞,沒答應也沒拒絕,結果最后端上桌來的是西葫蘆燉茄子,還放了些肉,孩子覺得很難吃,只吃了幾口就跑去買肯德基,家長反過來威脅說是不吃我做的飯就把肯德基扔了,最后還是沒聽我的,自己做了個蛋炒飯吃。
這是知乎神貼之一,西葫蘆燉茄子成為了互聯網賽博琥珀。
因為這個事情雖然簡單,但是卻能引起廣泛的社會共鳴。我們這個社會這樣的家庭實在是太多了,不讓孩子點外賣,不讓孩子吃炸雞,吃了就是上火不衛生不干凈,實際是自己不喜歡。
我倒不是說所有家長天生就有這種變態的人身控制欲,家長之所以不喜歡這些東西是有深刻的經濟動因的,道德和健康動因都只是對經濟動因的合法化
外賣和炸雞這些東西本身都是家庭之外生產的產物,需要付出額外的費用來購買,就不如自己家庭內部生產一點西葫蘆燉茄子來的經濟。這是典型的小農思維,主張一切東西都要由自己來生產,至于是否滿足需求,要讓位于經濟考慮。
這套思維是很簡單粗暴的唯生產力論,所有的愛好都要受到功利論的考量。能不能掙錢?能不能讓孩子高考分數更高一點?能不能讓大學生們將來出人頭地?如果回答都是不能,那就完全沒有保留的必要。
有朋友要問了,這是經濟問題,那和文化上有什么關系呢?其實背后的邏輯是相通的,小農思維蔓延到文化上就是大鬧二次元,
小農思維對不經濟的厭惡到了不是單純厭惡不經濟,而是進一步延伸到了文化領域,厭惡一切不現成的東西,既然多樣性是低效率的,那這些需求肯定意味著浪費、不必要、不安全非常有必要消滅掉。
二次元文化,這是市場社會的典型產物,是基于跨國市場、去中心化、消費驅動的洋玩意。對于習慣了自給自足的老輩子來說,這是反動透頂的東西。
中國社會已經有了這么好的文化,你們居然還不喜歡還要去看外國人的東西?
這些話聽起來好聽,但它的核心機制其實是,只允許我能理解、能監管的文化存在。就像西葫蘆燉茄子的問題,問題從來不在炸雞,而在炸雞不是我做的。
本質上是一種經濟的貧窮向精神貧窮的延伸,是一種想象力的匱乏和選擇權的吝嗇。小農社會的保守主義者們無法理解,也無法容忍一個人或一個社會在滿足了基本生存需求后,竟然還會渴望別的東西。
但一群年輕人聚在一起,不為學分、不為就業,僅僅因為對動畫的喜愛。這本身就是現代大學教育中,與專業學習同等重要的自由探索部分。
當然,老輩子們這輩子也就這樣了,過多的批判沒有意義,年輕人才是未來的希望。
![]()
最近幾年,“二次元小保”很火,結合起來看倒是很有意思,二次元小保的核心觀點就是雖然我看動畫,看日本人的文化作品,玩二次元游戲,但我心里面還是紅的,強調興趣不影響我的立場,我是安全的、無害的,甚至是同路的。對別人的社會生活,主打一個早該管管了,甚至有的時候還要搞出一點某某作品越看越紅的政治笑話。
很多人,試圖在文化環境越來越收縮的當下,給自己的文化愛好找到一點合法性,這本質上是一種幻想,幻想在我們這個文化語境里邊,只要自己足夠忠誠,就不會受到歧視。但從結果來看,沒有任何區別,誰和你們一家親?
我勸大家還是不要這樣做,我們身邊的文化歧視是如此之公平,每個人都有機會被歧視。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到最后就是那套熟悉的話術:不歧視不反對,但是不要宣傳,不要影響大眾,不要放到大庭廣眾之下帶壞小孩子,實際上是要求少數群體重新回到下水道里當老鼠。熟悉嗎?但是這不是滑坡謬誤,而是大學校園里面已經正在發生的現實。
飛夢作為一個存在20多年曾經是五星社團的組織。發展過程當中怎么可能沒有用過類似策略,來自證積極向上?結果呢?
大家有必要想一想,自己的文化需求真的完全都上得了臺面嗎?
攝影玩物喪志、摩托車高危炸街、玩模型燒錢費時、搞二次元是文化入侵、Steam更是處在灰色地帶,中國青年文化的整個表達基礎幾乎全是輸入的現代性。而中國15到40歲中青年的人口比例,在龐大的40歲往上中老年人口比例看來仍然是非主流。
![]()
歷次官方和非官方社會在打壓萬圣節,過圣誕的時候我就說過,年輕人聚在一起,搞一搞鬧一鬧,玩一玩,沒有宗教因素,沒有什么壞處。
許多人氣不打一處來,指責你這是配合西方人搞文化入侵,然而許多人自己就掛著二次元頭像,在一個看字幕組傳日本動畫起家的二次元網站說反對文化入侵,實在是太蘇聯笑話了。
要是有一天,二次元把能切割的人切割完了,起視四境,已經沒有人給自己說話了。這就是文化壓抑。
年輕人必需大方承認自己的文化和社會需求,總會有相當一部分,不免是當下中國社會的少數需求,承認自己的文化需求只有在整個社會普遍尊重大多數個體不同的文化需求的基礎上才能實現。
除非你的愛好就是單純的刷卷子做題和上班,否則大部分年輕人愛好都非必要的、非經濟的、非傳統的,隨時有可能被保守主義者重拳出擊。
現代社會之所以現代,是因為它允許社會的大部分人去做無功利的事情。
麥子熟了幾千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社會的物質財富已經相當程度上實現了溫飽自由,首次大規模的讓人類脫離饑荒這種赤裸裸的生存壓力。
人類作為一種沒毛猴子,找到每天兩千大卡的熱量攝入和庇護所以后,剩下的事情都在“沒必要”的范疇。吃飽了,人的需求會自然地向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上層遷移。
文學、藝術、亞文化、甚至網絡段子,都是人類擺脫純粹生產力邏輯后的產物。恰恰是那些沒必要的東西,才構成了豐富的文化經濟和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甚至于說現代社會本身就是一種由沒必要的東西維系起來的社會,資本主義社會還知道搞點奶頭樂呢,不讓大伙充分行使文化自由,年輕人免不了反過來,像大環境關心自己一樣反過來關心大環境,有人恐怕又要不高興了。
而小農思維永遠的困在饑荒里,把所有人都永遠地釘在吃不飽的沒毛猴子這個層級上,這頓吃飽了,下一頓能不能吃飽還兩說,所以西葫蘆燉茄子的苦,不但今天要吃,明天也要吃,大家要永遠的吃下去。
這種精神層面的饑荒拒絕承認人類有進行無功利精神活動的權利和必要。
作為一個社會主義者,我不打算這么看。任何人社會生活的邊界不以妨礙其他人的自由為準。只要沒有強烈的負外部性,就不應該用行政工具下場進行碾壓。
當然了,作為一個互聯網原住民,哪怕是中文互聯網回到了用磁力鏈接偷偷下動漫,在本地播放的字幕組年代,也無非是費點力氣。
但對于很多沒經歷過初始互聯網的朋友來說,確實應該好好考慮如何選擇自己的文化生活了,不要說你我沒有投票權,每一條網絡發言和線下決策,其實都是在為未來的文化環境投票。
章北海的自然選擇
Après moi, le délug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