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共1566字
閱讀完約4分鐘
■ 賀宛男
本周五,上證指數再創10年來新高,且主要指數集體走強。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漲0.71%,深證成指漲2.02%,創業板指漲3.57%。科創50指數更是大漲4.38%,580余只科創股票中,501只收漲,僅86只收跌。
8月下旬以來,上證指數已三次創下10年來新高:8月25日,滬指收于3839.97點,創出10年來新高;盤桓了27個交易日后,至10月9日又創出3885.74點的高點;然后又盤桓了11個交易日,至10月24日再創3950.31點新高,逐步向4000點整數關口邁進。
兩個月三創新高,筆者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8月25日創新高時,全市場成交高達3.14萬億元,為歷史第二大天量,且上漲個股超過3300只;10月9日再創新高,成交減至2.65萬億元,上漲個股約3100只;之后又到了本周五,成交進一步縮減至1.97萬億元,上漲個股不足3000只。
而且主要指數中,僅上證指數續創新高,深證成指和“雙創”指數均未越過10月9日的高點。
不是說創新高一定要有量的配合嗎?所謂“量價齊升”才是真正的牛市。那又該如何看待三創新高且三次縮量這樣一種現象?
在筆者看來,這正說明A股在走向成熟,也才是真正地開啟了慢牛行情。
長期以來,A股基本上是政策市,經過了大起大落的“9?24”行情后,投資者才逐漸明白,那種政策一出,好股和孬股一起漲,之后又放量一起大跌的市場,不是我們需要的市場。市場需要研讀政策動向,更要跟上時代潮流和行業發展前景。本周五之所以能再創10年來新高,應該與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密切相關。
《建議》明確提出:“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以全面從嚴治黨為根本保障”。特別是再次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
在具體項目上,明確“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方面,“推動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氫能和核聚變能、腦機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動通信等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這些實際上是在指引未來的投資方向。
結合《建議》提出的產業發展方向,我們不妨就市場本身作一簡單分析。
從短期來看,就拿這次創10年新高來說,主要指數都在漲,可上漲股與下跌股之比大致為55:45。創業板個股香農芯創為什么大漲?且從8月底的40多元漲至目前的127元?因為主營存儲芯片的這家企業,其三季報顯示,營收大漲60%,凈利從一季度的1673萬元,增至二季度的14110萬元,再增至三季度的20150萬元。與此同時,10月下旬以來,一些毫無業績支撐的連板股開始下跌了,如大有能源、山東墨龍、華塑控股等等。
再從長期來看,筆者復盤了10年來漲得最好、而且基本漲幅名列今年前10名的個股(2015年8月11日3970點收盤至今)。它們分別是:新易盛(+250倍),中際旭創(+170倍),兆易創新(+104倍),勝宏科技(+69倍),陽光電源(+43倍),生益科技(+42.8倍),北方華創(+33倍),滬電股份(+32倍),春風動力(+24倍),光庫科技(+20倍)。
所有這些,不正是《建議》中提到的重點領域嗎?
本周五上午,市場表現得比較謹慎,下午主要指數(包括港股指數)一路走強,多以最高點收盤,尤以“雙創”指數為甚。
這說明什么?不值得每個投資人都反復思考和仔細研讀嗎?
牛市絕對不是所有股票都會漲。美股指數連創新高,說來說去,還是“七巨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以后的A股也會逐漸如此吧。

本文由作者首發于金融投資報
編輯|王為
責編|李里
校檢|袁鋼
審核|劉柯
本文為金融投資報jrtzb028(微信號)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金妹兒。轉載須在正文開頭顯著位置注明稿件來源及作者名,違者必究。
聯系金妹兒:028-8696849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51120180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