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本文之前,為了方便您參與討論與分享,誠邀您點擊“關注”,這將為您帶來更深入的互動體驗,感謝您的支持。
聲明:本文內容基于權威資料整理,并融合個人觀點進行原創撰寫,文中已標明信息來源及截圖依據,請知悉。在閱讀前,若您希望及時獲取更多深度分析與討論機會,歡迎點擊上方“關注”按鈕,我們將持續為您提供有價值的內容。
一位中國女性,憑借虛構的“高科技理財項目”,在短短三年內席卷全國超過13萬名投資者的資金,非法集資總額高達403億元人民幣。
這樣的故事聽起來仿佛只存在于影視劇情之中,充滿戲劇性與荒誕感,然而這起事件卻是真實發生的。她不僅成功募集巨額資金,還攜款潛逃至海外,試圖開啟全新人生。這位主角就是錢志敏,一個用謊言編織帝國、以人設操控人心的詐騙主謀。
那么,她是如何一步步構建這場龐大規模的騙局?又是怎樣被國際執法力量鎖定并最終落網的?那些受害者的血汗錢,是否還有追回的可能?
![]()
錢志敏的真實身份直到案發后才逐漸浮出水面。從2014年至2017年期間,她化名為“花花”,在天津市中心租下高檔寫字樓,注冊成立了一家名為“藍天格銳”的公司,表面上宣稱從事前沿科技投資和創新金融業務。
盡管公司由她一手操控,但法定代表人卻登記為任江濤——一名聽命于她的代理人。此舉旨在隱藏其真實身份,避免直接暴露于公眾視野之下。
為了讓企業看起來更具公信力,錢志敏精心打造了極具迷惑性的辦公環境:墻上懸掛著多家知名機構的合作銘牌,桌面上擺放著印有“國家戰略技術”、“高回報穩收益”等字樣的宣傳資料,整體氛圍營造得如同正規跨國科技集團。
![]()
在整個運營過程中,錢志敏極少親自露面,日常事務均由任江濤代為處理,包括簽署合同、接待客戶等關鍵環節。她只在特定場合現身,通常是面對老年投資人的重要宣講會。
例如在2016年的一場北京星級酒店會議中,上千名參會者被要求提前上交手機和其他電子設備,現場嚴禁拍照或錄像,營造出一種神秘且嚴肅的氛圍。
當一切準備就緒,“花花”終于登場——她坐在輪椅上,身披粉色薄紗,聲稱因車禍導致下半身癱瘓,行動不便。這一形象迅速激起在場老年人的同情與信任。
![]()
每當有人質疑為何始終遮面不見真容時,身邊“知情人士”便會解釋:“花姐”掌握從美國帶回的核心科研成果,一旦身份曝光,將面臨美方制裁,因此必須保持低調。
這種帶有陰謀論色彩的說法反而增強了她的可信度,在眾多參與者心中,“花花”儼然成為一位肩負國家使命的科學家。
令人唏噓的是,這些人從未思考過:若真持有國家級機密,為何不由政府嚴密保護?又怎會需要民間百姓來共同“守護”?
![]()
事實上,藍天格銳所謂的“高科技產品”根本不存在任何技術含量,真正銷售的是一系列包裝精美的理財產品。這些計劃承諾的年化收益率極為夸張,普遍在100%至300%之間,遠超正常市場水平。
其中一款名為“嘉年華加盟計劃”的項目尤為吸引眼球:投資者每投入6萬元,可在30個月內獲得階梯式返利。前六個月每個工作日返還100元,第七到第十二個月提升至每日200元,之后逐階段遞增至最高500元/天。
此類高回報誘惑對退休人群極具殺傷力,加之“花花”塑造的悲情科研人設,使得大量老年人紛紛掏出積蓄搶購產品。
![]()
起初部分人尚存疑慮,但隨著前期返款如期到賬,懷疑情緒迅速消散。不少人嘗到甜頭后,主動拉攏親友加入,形成裂變式傳播。
據統計,自2014年起至2017年案發前,錢志敏共吸納約12.8萬名投資人,累計非法募集資金逾400億元,實際涉案金額最終確認達403億元。
![]()
錢志敏深知此類龐氏騙局終難持久,早早就為自己規劃了一條看似萬無一失的外逃路徑。
她通過地下渠道購買偽造護照,隨后將絕大部分贓款兌換成比特幣,總計購入超過6萬個BTC,完成資產的數字化轉移。
2017年,隨著兌付壓力日益加劇,她判斷危機即將爆發,果斷選擇逃離中國。
![]()
持假護照化名“張亞迪”,錢志敏先輾轉緬甸、老撾等地,最終抵達英國倫敦。落地之后,她認為已脫離中國司法管轄范圍,開始肆意揮霍贓款,享受奢靡生活。
為規避風險,她并未親自出面處理財務事宜,而是通過華人微信群招聘了一位名叫溫儉的女子擔任“白手套”——即名義上的代理人,負責所有對外交易行為。
![]()
溫儉原本是一名餐館服務員,居住在陰暗潮濕的地下室,連基本生活都難以維持。但在接受錢志敏雇傭后,命運驟然逆轉:搬進豪華公寓,駕駛頂級豪車,每日任務僅為前往各大奢侈品門店采購名包、珠寶與高檔服飾。
兩人相安無事地生活近一年后,錢志敏萌生長期定居英國的念頭。她看中倫敦北部兩處隱秘性強、安保完善的獨立別墅,總價高達3.2億元人民幣。
她計劃以溫儉名義購置房產,企圖實現資產洗白。
![]()
正是這一舉動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高度警覺。如此巨額資金流動對于普通人而言極不尋常,英國金融情報部門隨即啟動反洗錢調查。
由于無法提供合法資金來源證明,溫儉很快被警方逮捕。消息傳出后,錢志敏察覺形勢危急,立即再次轉移藏匿地點。
然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2023年4月,她在英國境內被正式拘捕歸案。
![]()
被捕后的錢志敏采取拖延戰術,拒不承認主要罪行,尤其回避“集資詐騙”指控,僅在后續審理中承認涉及犯罪所得的持有與轉移行為。
她顯然清楚,只要不認罪,賠償程序便無法啟動,受害者就難以追回損失。時間拖得越久,對她越有利,甚至可能因跨國司法流程復雜而逃避實質性懲罰。
直到2024年9月,在長達一年的審訊與證據堆疊下,她終于低頭認罪,但仍拒絕承認組織性詐騙的本質。
![]()
值得注意的是,當年她購入的6萬余枚比特幣,價值已隨行情暴漲。截至被捕時,總市值攀升至約480億元,較原始金額增長77億元,且仍在持續升值中。
這筆數字資產的處置問題成為當前焦點:由于案件發生在中國,嫌疑人被羈押于英國,需經歷雙重司法程序才能完成定罪與資產返還。
預計整個流程耗時至少三至五年,短期內難有明確結果。
![]()
可時間對受害者而言無比殘酷。已有不少被騙老人因精神打擊與經濟崩潰相繼離世;一些年輕人因背負債務重壓,陷入心理困境,甚至產生輕生念頭。
他們的苦難仍在延續,而正義的到來卻遙遙無期。
錢志敏案并非首例類似騙局,也不會是最后一例。它再次敲響警鐘:面對所謂“穩賺不賠”、“高科技加持”的投資項目,務必保持清醒頭腦,切勿輕信天上掉餡餅的神話。
![]()
家庭成員應加強對長輩的風險教育,提醒他們警惕高息誘惑。同時,國家層面也需加強針對新型金融詐騙的普法宣傳,普及常見騙術模式,提升全民防范意識,從根本上減少悲劇重演的可能性。
![]()
信息來源:杭州日報 國內非法集資430億元,換成6.1萬枚比特幣潛逃,錢志敏在英國出庭受審承認洗錢
![]()
信息來源:新浪財經 藍天格銳主犯錢志敏在英國承認比特幣洗錢指控
![]()
信息來源: 新浪財經 天津藍天格銳特大非法集資案主犯錢志敏當庭認罪:涉案金額超480億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