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政壇近日上演了一場堪稱“閃電式”的權力合縱連橫。
2
10月15日,自民黨新任總裁高市早苗與日本維新會共同代表藤田文武舉行黨首會談,僅僅五天之后,雙方便迅速敲定合作協議,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政治速配”。
3
這場合作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其特殊安排——維新會采取“閣外協作”模式,不派遣成員進入內閣擔任政務大臣,僅由國會對策委員長遠藤敬出任首相助理,專職負責兩黨之間的聯絡與協調工作。
![]()
4
這種操作在日本政治實踐中極為罕見。
5
維新會此舉明顯保留了充分的行動空間,仿佛一段關系中只愿簽署“試戀協議”,而非正式步入婚姻殿堂。
6
盡管藤田文武在公開記者會上堅決否認這是為未來脫身預留后路,但外界普遍認為,這樣的架構賦予了維新會在關鍵時刻抽身而退的靈活性。
7
事實上,自民黨正面臨嚴峻局勢:因“黑金丑聞”風波失去長達24年的執政伙伴公明黨支持,在眾議院驟然少了196個席位,亟需借助維新會現有的35席來穩固執政基礎。
![]()
8
此次聯手從一開始就建立在現實利益之上。一方渴求數字支撐,另一方則謀求政策舞臺。
9
近年來,維新會的支持度持續走低,已從2012年時的國會第三大黨滑落至邊緣地位,迫切希望通過參與執政聯盟推動其核心改革主張,例如削減10%的國會議員數量、全面禁止企業對政黨的資金捐贈等。
10
這些提案直擊自民黨體制的核心痛點,尤其是減少議員席次,無異于動搖眾多現任議員的政治根基。
![]()
11
更值得深思的是,就在兩黨緊鑼密鼓推進合作之際,日本新任首相已然宣誓就職。
12
上任第一時間即向美國總統表達高度合作意愿,強調希望盡早舉行面對面會談,進一步鞏固彼此信任,并明確表示將繼續以日美同盟為外交安全主軸。
13
這一系列動作的時間巧合令人遐想——自民黨是否意在通過強化國內政治聯盟,為即將到來的日美高層對話積累談判資本?
14
一個更具穩定性的執政架構,無疑能讓日本領導人站在國際談判桌上時擁有更強的話語底氣。
![]()
15
脆弱聯盟
16
這段政治結合究竟能維持多久?翻閱日本政壇過往便可窺見端倪。
17
1994年村山富司組建聯合內閣,整合自民黨、社會民主黨與新黨“先驅”,結果不到兩年便因選舉失利而形同虛設。
18
2009年鳩山由紀夫領導的政權更為典型,由于沖繩普天間美軍基地搬遷爭議,盟友社民黨憤然退出,最終導致整個內閣集體辭職收場。
![]()
19
歷史軌跡似乎正在重演。當前自民黨與維新會的合作關系,已經暴露出明顯的裂隙。在維新會提出的12項政策訴求中,尤以削減國會席位和廢止企業政治獻金最為敏感。
20
雖然自民黨表面同意將“縮減議席”納入合作文件,但對于如何實施、由誰承擔代價等問題,實際執行難度極高。
21
公明黨黨魁齊藤鐵夫已公開批評此類提議“手法過于激進,缺乏現實考量”。
![]()
22
坦率而言,這類基于短期利益交換的政治結盟本就根基不穩。維新會內部已有強烈質疑聲浪,指出“難以與長期深陷‘金錢與權力’漩渦的自民黨保持理念一致”。
23
這番言論毫不留情,直接刺中了自民黨長久以來的政治軟肋。與此同時,自民黨內亦對維新會持審慎態度,畢竟該黨素有根據形勢靈活轉向的前科。
![]()
24
隨著臨時國會召開,兩黨將在預算審議、選舉制度改革等關鍵議題上展開實質博弈。
25
任何一方做出重大讓步,都可能激起黨內反彈,尤其在高市早苗釋放即將開展日美首腦會談信號的敏感節點。
26
倘若自民黨為迎合美方立場而在某些議題上妥協退讓,維新會極有可能以此為突破口,以“背離選民承諾”之名宣布終止合作。
27
在我看來,這場政治聯姻最深層的風險,源于雙方意識形態的根本錯位。
28
自民黨作為傳統保守主義堡壘,注重體制延續與精英治理;而維新會則帶有鮮明的草根民粹特征,強調打破舊秩序、重塑政治生態。
29
這種差異在日常運作中或許尚可掩蓋,但一旦遭遇修憲動議、安全保障法案或重大外交決策等關鍵抉擇,分歧必將浮出水面。
30
特別是在日美同盟可能進一步深化的背景下,維新會完全有可能以“捍衛國家主權與獨立性”為由,與自民黨分道揚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