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當哈弗 H6、長安 CS75 PLUS 在自主 SUV 市場激戰正酣時,本田皓影(參數丨圖片)以親民的售價強勢破局。這款傳承本田 “空間魔術” 基因的緊湊型 SUV,不僅提供 1.5T 燃油、2.0L 混動、插混三種動力選擇,更以 2701mm 軸距 + 5+2 座靈活布局,精準擊中家庭用戶對 “大空間、低油耗” 的核心需求。相比豐田 RAV4 榮放,其 627L 超大后備廂與 193 馬力動力輸出更具優勢;面對國產競品,本田的耐用性口碑與終端優惠又形成差異化競爭力。無論是日常通勤還是全家露營,皓影都以 “經濟適用 + 靈活實用” 的雙重特質,成為 15 萬級 SUV 市場的 “閉眼入” 之選,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
![]()
我們首先來看新車的外觀設計方面,皓影的前臉延續家族年輕化設計語言,多邊形進氣格柵以粗壯鍍鉻飾條勾勒輪廓,燃油版采用蜂窩狀中網,混動版則搭配橫向鍍鉻飾條,兩種風格分別適配運動與居家需求。中央鑲嵌立體本田 LOGO,與兩側燈組形成視覺呼應,整體辨識度拉滿。大燈組堪稱點睛之筆,狹長銳利的 LED 日間行車燈如 “靈動眼線”,搭配 LED 流光轉向燈,解鎖時的動態效果極具儀式感。中高配車型搭載全 LED 矩陣式大燈,支持自動開閉與高低調節,夜間照明范圍寬廣,雨霧天穿透力更強。前包圍采用三段式設計,兩側導風槽不僅增強運動氣息,更能優化空氣動力學性能,配合下護板的銀色飾條,讓車頭顯得既飽滿又精致。
![]()
再來看車身側面部分,車身采用流暢的溜背造型,4634/1855/1679mm 的長寬高雖屬緊湊型 SUV 范疇,但 2701mm 軸距與短前懸設計,為車內空間拓展預留了充足余地。貫穿式腰線從車頭延伸至車尾,微微上揚的走勢營造出 “蓄勢待發” 的運動姿態,側窗鍍鉻飾條與懸浮式車頂搭配,進一步強化視覺層次感。車門配備傳統門把手,雖無隱藏式設計的科技感,但日常使用更便捷耐用。輪轂提供 17 英寸與 18 英寸兩種選擇,18 英寸多輻式輪轂搭配 235/60 R18 規格輪胎,兼顧抓地力與舒適性。
![]()
再來看車尾部分,車尾采用對稱式設計,橫向鍍鉻飾條貫穿兩側尾燈,視覺上拉寬車身寬度,與車頭設計形成呼應。LED 運動尾燈內部采用陣列式光源,剎車時點亮效果醒目,夜間識別度極高。車頂配備小型擾流板,配合后包圍的擴散器造型,既增強運動感又優化空氣動力學。后包圍采用雙色拼接設計,黑色護板搭配銀色飾條,燃油版露出雙邊共兩出排氣,混動版則采用隱藏式布局,兩種風格各有特色。后備廂采用上下兩段式開啟設計,開口寬度達 1180mm,搬放大件物品時無需 “硬塞”。
![]()
進入車內,車內采用居家風格設計,中控臺以軟性材質包裹,搭配金屬飾條點綴,雖無豪華感但質感扎實。燃油版與混動版均配備 7 英寸液晶儀表與 10.1 英寸中控屏,車機系統支持 CarLife 手機互聯,雖無智能語音交互功能,但基礎導航與影音播放足夠實用。中高配車型搭載 BOSE 音響,音質表現在同級中處于上游水平。座椅配置兼顧舒適與靈活,燃油版提供 5 座與 5+2 座兩種布局,5 座版前排座椅支持 8 向手動調節,中高配車型配備真皮材質與加熱功能;7 座版第二排座椅可前后滑動 19cm,第三排地板純平,身高 170cm 的乘客短途乘坐無局促感,且配備獨立空調出風口。空間亮點集中在后備廂:燃油版常規容積 627L,放倒后排可擴展至 1625L
![]()
最后來看動力方面,提供三種方案滿足不同需求:1.5T 燃油版搭載 193 馬力發動機,峰值扭矩 243N?m,匹配 CVT 變速箱,百公里加速 8.5 秒,市區起步輕快,高速超車從容,綜合油耗約 7.5L/100km;2.0L 混動版由發動機 + 電機組成動力系統,綜合馬力 334 匹,動力堪比 2.0T 車型,市區通勤以電機驅動為主,平順靜謐,插混版則兼顧純電通勤與長途出行,純電續航滿足日常代步,長途則無續航焦慮。底盤采用前麥弗遜 + 后多連桿獨立懸架,調校偏向舒適,過減速帶時能快速過濾顛簸,車身姿態穩定。頂配車型搭載 ADS 自適應懸掛,可根據路況調節阻尼,過坑洼路面時如 “坐氣墊船” 般平穩。大家對此車型有什么看法歡迎下方評論,感謝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