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透露,將與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赴馬來西亞吉隆坡與中方官員會面,以尋求緩和中方稀土出口管制升級的態勢。
根據貝森特的說法,格里爾已經啟程前往吉隆坡,稍后自己將出發,預計會談將在周六或周日。
然而美方期待的談判還沒有開始,就先撞上了中國的槍口,同一天多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一項措施,限制軟件驅動產品對華出口,涵蓋產品從筆記本電腦到噴氣發動機,作為對中方稀土政策的回應。
![]()
中美敲定吉隆坡磋商
就在美方透露談判消息的同時,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于 10 月 23 日正式確認,經中美雙方商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于 10 月 24 日至 27 日率團赴馬來西亞與美方舉行經貿磋商。
此次對話并非突發安排,而是延續了今年以來中美在瑞士日內瓦、英國倫敦、瑞典斯德哥爾摩、西班牙馬德里等地的磋商機制,在斯德哥爾摩會談后,雙方曾將 “關稅休戰” 期限再延長 90 天。
![]()
公開信息顯示,本次磋商將以兩國元首 2025 年度歷次通話達成的重要共識為基礎,美方代表團由財政部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格里爾共同領銜,中方則派出國務院副總理層級的代表團,體現出對議題的高度重視。
外界普遍關注的是,近幾周美國擴大部分科技限制,并于 10 月 14 日落地對華造船 “301” 調查港口費措施,原本暫時穩定的中美關系再度出現波動,這也讓吉隆坡磋商承載了緩解僵局的期待。
![]()
美方會前 “軟硬兼施”
貝森特在行前接受福克斯商業頻道采訪時,明確表達了美方對中方稀土管制措施的不滿,直言 “無法忍受” 這樣的貿易狀態。
無獨有偶,貿易代表格里爾也向美國 CNBC 表達了類似觀點,他同時提及特朗普第一任期時中美簽署的協議,宣稱中方應按約定購買美國農產品,但現實是 “排除美國企業” 參與合作。
這一訴求背后,是美國豆農因中國訂單大幅下降面臨的生存壓力,相關群體的不滿情緒已對政府形成明確施壓。
![]()
盡管反復強調不想與中國 “脫鉤”、不愿讓局勢升級,美方卻在談判前夕釋放出強硬信號。
在白宮回應記者提問時證實,限制軟件驅動產品對華出口的計劃 “一切都在考慮之中”,不僅涵蓋筆記本電腦、噴氣發動機等實體商品,還包括 “使用美國軟件制造或含有美國軟件” 的各類產品。
他進一步透露,若實施此類出口管制,美方可能會與七國集團等盟友國家協調行動,試圖形成聯合施壓態勢。
![]()
限制措施引多重爭議
這一擬議中的限制措施剛被披露,就引發了連鎖反應。美國股市首先做出回應,標普 500 指數收盤下跌 0.5%,納斯達克指數下跌約 1%,科技板塊受沖擊最為明顯。
知情人士隨后透露,這項措施 “可能不會推進”,其本質是特朗普政府為談判增加籌碼的施壓手段,并非已確定的政策方向。
反對聲音不僅來自市場,還源于政策本身的可行性困境。
![]()
前貿易官員、現智庫 “新美國安全中心” 成員艾米麗?基爾克里斯指出,軟件雖是美國的天然杠桿點,但此類管制實施起來極為困難,更會對美國工業造成反噬。
2024 年數據顯示,美國對華出口軟件驅動產品及相關服務費共計超過 120 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 10% 以上,一旦實施限制,英特爾、英偉達等企業將首當其沖,而這些企業此前已因出口管制出現利潤腰斬、市場萎縮的困境。
![]()
中方立場明確
美方一邊談判一邊威脅的做法,中方早有表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曾公開指出,美方不能一邊要談,一邊威脅恐嚇出臺新的限制措施,這不是與中方相處的正確之道。
事實上,在 9 月馬德里會談后,美方就密集出臺對華打壓措施,9 月底推出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穿透性規則,10 月又落地港口費新措施,這些行為已對雙邊磋商氛圍造成影響。
![]()
中國駐美使館發言人雖未直接評論美方擬議的軟件限制措施,但明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國 “實施單邊長臂管轄措施”,并強調若美國繼續走錯誤道路,中方將 “采取果斷措施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同時,中方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持續產生影響,《紐約時報》指出,這一政策對美國高科技產業和軍事工業形成廣泛沖擊,也是美方急于重啟談判的重要原因。
![]()
升華總結
從瑞士日內瓦到馬來西亞吉隆坡,中美經貿磋商的輾轉推進,折射出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復雜的依存關系。
美方在談判前夕釋放限制軟件出口的信號,既體現出其對稀土管制的焦慮,也暴露了貿易博弈中的策略搖擺 —— 既想通過威脅獲取談判優勢,又顧忌政策實施對本國經濟的反噬。這種 “施壓 - 試探 - 觀望” 的姿態,與中方堅持的平等協商原則形成鮮明對比。
![]()
經貿合作的本質是互利共贏,任何基于單邊主義的施壓手段都難以持續。美國國內產業的反對聲音、市場的負面反應,已經說明動輒使用限制措施不符合各方利益。
中方始終以兩國元首共識為基礎推進磋商,既維護自身核心利益,也為緩和局勢保留空間。
在全球產業鏈深度融合的今天,只有摒棄 “極限施壓” 思維,以平等姿態開展對話,才能找到符合雙方利益的解決方案,這既是中美經貿關系走出僵局的關鍵,也是維護全球貿易秩序穩定的應有之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