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不僅取消了今年的第二次“普特會”,還要制裁俄羅斯!普京也不客氣,直接下令發射洲際導彈!遭遇俄烏同時拒絕的特朗普,究竟錯在了哪里?
央視新聞報道顯示,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宣布取消原定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會談,理由直白而尖銳:“俄羅斯在停火問題上毫無誠意,我不想再浪費時間。”
他在公開表態中反復強調:“每次我和普京談得不錯,局勢反而更糟。”但他也表示,兩人未來肯定還會再次見面。
要知道,前幾天,特朗普才剛剛激動地對外放風,說普京要與其在匈牙利見面,在此背景下,他還對今年“三進宮”的澤連斯基破口大罵。
可以說,為了滿足普京的要求,順利實現會面,特朗普也是操碎了心,但是為什么突然又不見了呢?這里不排除至少三個原因:
![]()
其一,特朗普施壓失敗,并沒能說服澤連斯基接受俄羅斯提出的要求;
其二,普京在與特朗普的通話中,明確強調俄方現在在戰場上掌握主導權,形勢占優,并不可能因為特朗普著急,就輕易妥協。
其三,特朗普的“停火計劃”對于俄烏來說,并沒有吸引力,因為他的最終目的只是給自己創造“豐功偉績”,并不是真的調和。更何況,熱衷于出爾反爾的特朗普,也早已沒了信譽可言。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對普京的怨恨只會越來越多,一氣之下取消會面也是意料之中。
但顯然,光取消會面并不解氣,所以,特朗普還宣稱,是時候要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了。
話音剛落,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就宣布,將對俄羅斯實施“史上最大規模制裁之一”,直指俄羅斯經濟命脈能源行業。
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管制辦公室迅速將兩家俄羅斯石油巨頭及其30余家子公司列入黑名單,警告任何與這些企業進行“重大交易”的外國金融機構都可能面臨二次制裁。
![]()
這一招不僅掐住俄羅斯的能源出口咽喉,更對印度、中國等持續購買俄石油的國家發出明確信號:選邊站隊的壓力正在升級。
這番話背后,是美俄圍繞烏克蘭問題持續數月的僵局徹底浮出水面。
分析指出,過去幾個月里,普京與特朗普之間的互動,包括電話交談和之前的會晤,在美方看來,可能被視為一種戰略拖延。
其目的在于利用特朗普急于達成外交成果的心理,為俄羅斯軍隊在戰場上的調整與鞏固爭取寶貴時間。然而,這種策略反復使用,其邊際效應正在遞減,最終觸發了特朗普的不耐煩與強硬反彈。
但是,特朗普也并不敢徹底激怒普京,所以在宣布制裁的同時,還補了一句話,“我和普京每次談話都很愉快,希望制裁不會持續太久”。
這種搖擺暴露出美國戰略的兩難:既想通過施壓迫使俄羅斯讓步,又擔心徹底激化矛盾。
然而,俄羅斯的民族性格與戰略傳統決定了它絕不會在壓力下輕易低頭。面對特朗普的制裁威脅,克里姆林宮的回應迅速而強硬。
![]()
在接到會晤取消通知的同日,普京親自指揮,俄羅斯戰略火箭軍在普列謝茨克航天基地成功試射了一枚RS-24“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
這枚導彈攜帶模擬彈頭,橫跨歐亞大陸,精準命中了數千公里外、與北美大陸隔海相望的堪察加半島庫拉試驗場目標。
與此同時,俄海軍核潛艇在巴倫支海試射“深藍”潛射導彈,空天軍圖-95MS戰略轟炸機攜核巡航導彈升空,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同步亮劍。
盡管克里姆林宮宣稱這是“例行演習”,但外界普遍認為,這是普京對特朗普取消會晤和發起制裁的強硬回敬。
RS-24“亞爾斯”作為俄軍最新陸基機動洲際導彈,可攜帶多枚分導核彈頭,1.1萬公里射程足以覆蓋美國全境。
俄軍方高調宣稱“現有反導系統無法攔截”,無異于直接警告華盛頓:俄羅斯的核威懾依然可靠,也表明俄羅斯不是一個可以任由羞辱和輕視的國家。
![]()
說白了,此次外交風波的原點,還是在于雙方在“停火”條件上存在無法彌合的分歧。
特朗普政府所推銷的“就地停火”方案,本質上是一種希望沖突雙方“各讓一步,各自宣布勝利”的快速解決方案,這一提議一度得到了烏克蘭部分官員及歐洲一些渴望沖突結束的國家的呼應。
然而,這一方案對普京而言是無法接受的。
俄方的底線至少是要求烏克蘭軍隊完全撤出頓涅茨克等頓巴斯地區,以實現其“特別軍事行動”預設的最低目標。
普京的斷然拒絕,讓自詡為頂級交易藝術家的特朗普感到顏面掃地,認為普京并未給予他應有的“尊重”,從而引發了后續一系列的強硬反應。
如今,博弈已進入新階段。
美國對俄制裁的“核選項”——能源制裁正式啟動,而俄羅斯的應對策略依然延續“以核制常”的傳統。
未來局勢發展存在三個可能的方向:
![]()
其一,僵局持續升級。
若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發動新攻勢,美國可能向烏克蘭進攻性武器,甚至加大制裁力度,俄方必然以強化核威懾反制,雙方陷入“制裁-演習”的惡性循環。
其二,臨時妥協出現。
普京可能在冬季能源危機加劇時拋出“人道主義停火”提議,利用歐洲內部壓力牽制美國;特朗普若在中期選舉壓力下需要外交成績,或會默認局部緩和。
其三,第三方介入調停,但前提是美俄均認為繼續對抗代價過高。
對于國際社會而言,美俄對抗外溢效應正在顯現:能源市場面臨新一輪動蕩,新興國家在美俄間選邊壓力加劇,軍控體系瀕臨崩潰。
特朗普與普京的這場隔空交鋒,看似是外交禮儀的破裂,實則是兩個核大國在試探對方紅線。
而世界各國能否避免最壞結局,取決于能否在威懾與克制間找到平衡——這需要智慧,更需要清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