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國房地產這十年,就是一部神話破碎史。
曾經的地產大佬,一個個登頂,又一個個墜落。
許家印被帶走,孫宏斌“哭著接盤”,潘石屹賣樓出海。
而今天,故事的主角換成了黃其森。
他曾九次登上胡潤富豪榜,坐擁200億身家,號稱福建首富,手下的泰禾集團一度是中國豪宅的代名詞。
![]()
可是短短幾年,風云突變。
公司負債1881億、被強制退市,資產被拍賣,董事長本人也被留置調查。
有人感嘆:“從高端別墅到法務函,只用了十年。”
有網友說:許家印代表了地產黃金時代的膨脹,而黃其森,就是高端幻想破滅的最后一章。
這不是一個人倒下的故事,而是一場行業幻覺的崩塌。
01
要說黃其森的起點,真的不低。
他15歲考進福州大學,畢業后進了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
在九十年代,這幾乎是人人羨慕的鐵飯碗,但他偏偏“不安分”,工作八年后,他突然辭職創業。
他帶著幾年的積蓄,闖進了剛剛起步的房地產市場。
那是1994年,房地產還沒進入瘋狂階段。
房價一年漲兩成,銀行信貸寬松,只要敢拿地、敢開發,就能賺到第一桶金。
聰慧的黃其森,敏銳地嗅到了這個時代的暴富味道。
他成立了泰禾地產,從福建起家,靠幾塊小地皮起勢。
![]()
銀行出身讓他懂得資金運作,項目一套套滾動開發,幾年下來,泰禾成了福建人眼里的“黑馬”。
1996年,他干脆把公司總部搬到香港,成立了泰禾集團(香港)有限公司。
他還喊出了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要做“中國最懂豪宅的開發商”。
別人還在蓋普通住宅時,他已經盯上高端人群。
2000年,他拿下北京通州潞城地塊,立志建中國第一豪宅,后來那片地成了“泰禾紅御”的雛形。
從那時起,黃其森就不滿足于賺錢,他要做中國高端住宅的教父。
02
2010年,泰禾通過借殼“福建三農”,成功登陸A股。
那一年,萬科、恒大、碧桂園等巨頭正站在房地產的黃金山巔。
資本市場的風一吹,泰禾的股價也順勢起飛。
而黃其森更是膽大心細的典型代表,別人按部就班拿地,他卻用金融思維玩杠桿沖頂。
2013年,泰禾的銷售額突破百億,到了2017年,竟沖到了1000億。
這一年,泰禾在北京、上海、深圳、福州、廈門等地,幾乎都有地標項目。
他本人也被媒體稱為“第二代豪宅教父”,而且他喜歡開會常常一講就是半天。
主題不談具體項目,而是聊宏觀趨勢和金融周期以及城市格局,員工都說:“老板像經濟學教授。”
![]()
他更喜歡高調,項目宣傳語從不低調,每個案子都走東方院和中式豪宅的路線。
他堅信,中國人骨子里都有“院落夢”,做高端,就要抓住這種文化自信。
但問題在于,做高端意味著周期長、資金重、周轉慢。
在別人輕裝跑馬圈地時,泰禾開始背上越來越重的債務包袱。
2017年,黃其森在一次內部講話中立下志向,他說:“我們要在2020年實現2000億銷售目標!”
那一刻,全場掌聲雷動。
可沒人想到,那是泰禾神話的最高點,也是下墜的起點。
03
2018年,行業風向突變。
房住不炒成為政策主旋律,融資通道被陸續收緊。
高杠桿、高負債的房企,紛紛暴露問題,泰禾也沒能幸免。
雖然賬面項目眾多,但現金流開始吃緊,黃其森仍在硬撐。
他不斷發行債券、抵押項目,用新錢填舊洞。
2019年,警報徹底拉響,泰禾的債務利率高達15%,屬于“飲鴆止渴”。
2020年7月,公司正式宣布債券違約,17泰禾MTN001未能按期兌付,泰禾集團的債務危機從后臺徹底暴露。
![]()
資本市場迅速作出反應,股價連續暴跌。
泰禾從巔峰市值500億,幾個月跌到不足幾十億。
項目停工、員工離職、業主維權,一系列連鎖反應接踵而至。
黃其森在公眾面前消失,集團由聯席總裁暫時接手,等他回歸時,公司早已被戴上了“ST”的帽子。
2023年7月,泰禾股票因為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低于1元,被強制退市。
那天,福州、北京、上海的業主群里同時炸鍋:“泰禾沒了,房子怎么辦?”
到了2024年底,泰禾的財報更加刺眼,總資產1647億,總負債1881億,凈虧損213億。
其中65%的資產已被查封、抵押或凍結。
上海總部大樓被拍賣,北京的“中國院子”被處置。
千億泰禾成為泡影,一切走向,幾乎復刻了恒大、花樣年、華夏幸福的軌跡。
04
2025年8月,泰禾集團再度登上熱搜。
董事長黃其森被遼寧新民市監察委員會帶走調查,罪名是涉嫌違法,被實施留置。
同一時間,中國證監會福建監管局發出行政處罰書。
公司未披露重大訴訟、財報存在重大遺漏,泰禾集團被罰600萬,黃其森個人被罰300萬。
那一刻,行業徹底明白,這位曾經的“福建首富”,真的墜落了。
其實,黃其森并不是唯一的犧牲品,他只是那個踩得最急、賭得最大的。
![]()
他把房地產看成永動機,相信規模能帶來安全。
但時代已經變了,政策從鼓勵開發變成管控金融風險,
購房者從“搶房”變成“觀望”,資本從“追熱錢”變成“防風險”。
黃其森不是不聰明,他只是輸給了一個更大的時代。
在他高喊“千億目標”的時候,其實已經站在了懸崖邊上,那是一種被繁榮掩蓋的危險。
當所有人都在高速奔跑時,沒人愿意承認腳下的地面在塌。
05
回頭看過去二十年,中國房地產像一場巨大的造夢運動。
從北上廣到三四線城市,幾乎所有財富神話,都與土地掛鉤。
但當資金退潮、杠桿爆炸,我們才看清,所謂的財富自由,其實只是債務堆疊。
黃其森的故事,是無數地產大佬的縮影。
他們贏在時代的順風口,也倒在同一陣風里。
從豪宅到法拍,從首富到留置,這一切轉變的速度,快得令人唏噓。
![]()
如今,房地產不再是造富機器,而是一個去泡沫的賽道。
那些還在堅持的企業,也不得不學會慢下來、輕下來、真起來。
泰禾的結局,也許早已注定,當企業靠負債生長,當人被欲望驅動,遲早要面對清算那一刻。
有人說,這是時代的悲劇,但更準確的說法是,這是一次遲到的清醒。
畢竟,所有看似輝煌的神話,都終將被時間驗證。
真正能留下來的,不是高杠桿的速度,而是穩扎穩打的常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