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的牢獄之災還了40億?”
他本是一名銀行行長,卻將銀行變成了自己的“私庫”,并進行了專業的“洗錢”。
從做這件事開始,他就已經想好了后路:他讓老婆與老外結婚假戲真做拿到綠卡,緊接著舉家逃到了美國。
![]()
而最后他貪了40億逃離,被抓回國后,竟然只判了12年。
這余振東犯下如此滔天大罪,為何最后只被判了12年?
從金融精英變成國際逃犯
余振東是廣東開平人,家境普通,但他有個“好腦子”,考上了大學。
畢業后他在1982年進入了中國銀行開平支行,擔任借貸部副部長,后來榮升為支行行長,按理說,已經是行長了可以安安穩穩過一輩子了,但他卻想要發財,一步登天。
![]()
當時,恰好就有這樣的一個“機會”。
那會國內的經濟在飛速發展,外匯市場開放辦得如火如荼,他像其他內部員工那樣參與了外匯的違規操作:炒外匯、走資金、賺回扣。
開始,他的確賺了一些錢,改善了生活,可他的胃口也逐漸變大,覺得幫別人做,自己只能拿到一部分錢,而自己做可以賺的更多。
![]()
于是他開始自己做,并鼓動自己的親戚朋友一起出錢吃分紅,出的越多,賺得越多,可他雖然幫別人操作過,但自己的經驗卻不足。
毫無懸念的他虧得血本無歸,毫不夸張的說,褲衩都賠進去了,自己賠了是小,可親戚朋友的錢賠掉了,他還不起啊。
![]()
正當他一籌莫展的時候,當時的行長許超凡向他投來了橄欖枝:沒錢了沒關系啊,銀行有錢啊,你挪出來一部分,后面補上不就行了。
這余振東一聽,也是這么個理,不但能解決燃眉之急,后面沒準還能大賺一筆。
![]()
那時候,監管還沒現在這么發達,完全是銀行內部自己說了算,有了行長的默許,可不就是想怎么辦就怎么辦。
于是,余振東就先挪了一部分,很快,所有的問題都順利解決了,還大賺了一筆,這直接助長了余振東的野心。
![]()
之后,就是一發不可收拾的“偷錢”,這期間余振東的所作所為許超凡心知肚明,然后也適時的一起加入,后面還來了個許國俊。
三個人一拍即合,成為了專門的“小團體”,可謂是上了一條賊船。
![]()
隨后,三個人輪流當起了行長,開平支行也被他們三個牢牢掌握,徹底成為了三個人的“錢袋子”。
他們先將錢進行包裝出口,轉入在香港那邊注冊的空殼公司,再通過分批轉賬弄到香港的地下賭場、地下錢莊進行洗白轉移,最終流向北美。
![]()
他們也知道自己犯下了滔天大罪,想著帶著自己的一家老小遠走高飛。
于是,余振東讓自己的老婆先與美國老外結婚,拿下綠卡后,給孩子也弄到了美國讀書,一切準備就緒后,自己也要貪上最后一筆,保證自己的后半輩子無憂。
![]()
直到01年的時候,中國銀行推行了全國聯網監控系統,并開始進行賬目統計,那開平支行少了這么多錢的事情一定會東窗事發。
所以三個人貪完最后一筆直接跑路,而三位“金融人才”也玩起了反偵察套路,先飛往香港再轉加拿大,弄一波煙霧彈后再前往美國。
![]()
同時,監管系統也發現開平支行上竟然“消失”了4.82億美元,那可是人民幣40億,一看銀行里面這三位行長沒影了,到底是咋回事用腳趾頭想都能想到了。
于是,公安部迅速發布紅色通緝令,這三個人直接成為了國際逃犯。
![]()
抓不回來?
在通緝令發布不久后,余振東就被抓了,但卻帶不回中國,這又是為啥呢?
當時中美兩國還沒有正式的引渡條約,只能不斷協商。
美國那邊指控的是余振東“非法入境”與“洗錢”,余振東深知在美國承認罪行就能減刑的條例,也是爽快的與美國司法部簽下了“辯訴交易協議”。
![]()
就導致中美兩國交涉格外困難,最終美國表示能交人,但是不能判死刑,刑期也不能超過最大限度12年,這才救了余振東的老命。
就是,要想將余振東引渡回國,必須同意美國的這些要求,要不然就耗著。
我國只能接受這樣的要求,這才將余振東抓回了國,可抓回了國又會怎樣判刑呢?
![]()
判刑12年
回國后,案件在廣東江門中院開庭,他貪污40億證據確鑿,但按照美國那邊的框架要求,最終判決余振東12年有期徒刑。
40億啊,那是多少人民的血汗錢,又是國家多么大的損失啊,最終卻只能換來余振東12年的監禁。
![]()
消息一出,無數民眾氣憤不已,坐12年的牢就能換來40億嗎?
一時間,網上罵聲一片,老百姓氣憤不已,可將余振東帶回來已經實屬不易,最終只能判刑12年。
這個案子是中美司法合作的典型案例,但也為后面的跨國逃犯提供了先例。
![]()
這也是無奈之舉,要知道,國與國合作中,只能相互交涉商量,互相妥協。
12年,這樣一個簡簡單單的數字,是國際協定的最大值,但在百姓眼里,純粹是40億換了12年,屬實氣憤。
該案推動中美建立經濟犯罪追逃協作機制,為后續賴昌星等案件遣返提供范本。許超凡、許國俊等同案犯亦于2004年后陸續被引渡回國。
![]()
余振東僅服刑12年,但其后續生活并不輕松:所有涉案資產被凍結,親屬接受調查,出獄后仍處于嚴密監控中。
印證了中央紀委"有逃必追、一追到底"的決心,也警示著貪腐分子:在當今時代,任何跨國逃亡都終將付出代價。
![]()
結語
該案作為中國反腐敗進程中的標志性事件,既展現了司法智慧,也暴露出制度短板。
其最大價值在于推動了中國從"被動追逃"到"主動防逃"的轉變,為全球反腐敗治理貢獻了中國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