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央視《新聞聯播》的當家面孔,二十多年如一日端坐在主播臺前,卻在今年被“卷入”一起假貨風波——
明明沒帶貨,卻在網絡上成了“主播”;明明沒說話,卻“親口推薦”保健品。
![]()
消費者怒斥她良心被狗吃了,她卻是一頭霧水的受害者。
李梓萌,怎么也沒想到,有一天自己的臉和聲音會被AI技術拿來賣假魚油,還差點背上騙錢的鍋。
一
李梓萌出生于遼寧,從小就是別人眼里的“學霸”。1996年,她憑借全省專業第一的成績考進北京廣播學院(如今的中國傳媒大學),播音專業里一抓一把的人才,她卻始終能脫穎而出。
大學畢業時,央視來校選人,她被列入“待定”名單,卻在畢業前半年的時間里抓住機會實習,逐漸站穩腳跟。從《國際時訊》《朝聞天下》一路干到《新聞聯播》,她花了整整七年。
![]()
2007年,李梓萌正式成為新聞聯播主播,成為當時該節目史上最年輕的女主持之一。但觀眾卻覺得她“太嫩”,甚至有觀眾寫信說,看起來像剛出校門的學生,缺乏老練與權威感。
為了更適配崗位風格,她特意定制了假發套。一戴就是十幾年,直到2021年,她參加綜藝《你好生活》摘下假發,觀眾才發現:原來這個嚴肅的主持人竟然長著一張元氣少女臉。
![]()
二
時間來到2025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帶貨風波”把李梓萌推到了風口浪尖。
2月起,一個名叫“央視優選健康館”的賬號在短視頻平臺突然爆火。賬號頭像是李梓萌,直播間里“她”穿著深色西裝,字正腔圓地講解某款“深海多烯魚油”的神奇功效——可以緩解高血壓、改善記憶、預防手麻腳麻。
![]()
整場直播看起來專業十足,背景板上還寫著“央視推薦”“權威保證”。
觀眾一看,喲,這不是新聞聯播里那個熟悉的臉嘛?李梓萌都來推薦的東西,肯定靠譜。于是,不少人一口氣下單,買回家給老人吃,甚至有人直接買了好幾盒準備送禮。
可貨一到手,立馬傻了眼。瓶子粗糙得像地攤貨,膠囊一捏就破,甚至還有甜味。拿去檢測一查,根本沒啥魚油,全是糖分,連保健品認證都沒有。
![]()
憤怒的消費者開始在評論區罵人:“李梓萌,你不講良心!”、“央視臉都不要了?”、“借國臺名義騙人,真是太失德!”
一時之間,譴責聲如潮水般涌來。
而此時的李梓萌,還在忙著準備晚上的《新聞聯播》,對這事一無所知。
![]()
三
直到央視同事把截圖拿到李梓萌面前,她才看清——畫面里的確是“她”,神態、語氣、手勢幾乎一模一樣。但她敢打包票,那絕對不是自己。
原來,這是不法分子利用AI技術,仿造出她的“換臉視頻”。不僅臉像,連聲音都是AI偽造的。這段帶貨視頻,完全是合成出來的“假李梓萌”。
![]()
李梓萌每天都能接到陌生網友發來的罵聲、質問,甚至還有人電話指責她“為了錢不顧觀眾信任”。她一邊委屈,一邊氣憤,第一時間聯系央視法務并報警。
隨后,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管局迅速出手調查。結果查清楚了:
- 這場“央視主播帶貨魚油”直播,是某科技公司用AI技術偽造李梓萌形象;
- 所售魚油是普通糖果,成本不到20元;
- 利用央視主持人形象虛假宣傳,構成嚴重違法。
![]()
最終,該公司被罰20萬元,5名相關人員被刑拘,涉事直播間被永久封禁。這也是全國首例因AI換臉偽造名人形象進行商業詐騙的案件。
四
李梓萌的遭遇并不是個例。
![]()
比如跳水奧運冠軍全紅嬋。她的淳樸形象贏得全國觀眾喜愛,沒想到卻成了騙子眼里的“香餑餑”。
去年,短視頻平臺上就冒出了多個“全紅嬋直播賣土雞蛋”的視頻,內容里她穿著國家隊服裝,操著廣東口音推薦自家土雞蛋,并稱“為了補貼家里”。
![]()
視頻一看就像真人錄的,不少中老年人信以為真,沖著冠軍情懷下單買單。有視頻數據顯示,一款“全紅嬋推薦”的雞蛋,銷售量超過4萬件。
但事實上,這些視頻全是假合成,全紅嬋本人當時正處于封閉集訓,根本沒做直播賣貨。
![]()
![]()
她哥哥全進華還特地開直播澄清,直言:“這完全是騙人的,妹妹根本沒時間也沒可能去搞這些。”
類似的,還有“靳東直播表白中年婦女”、“雷軍推薦炒股APP”……一旦形象深入人心,就很容易被AI盯上。
![]()
這些AI視頻仿真度極高,普通人很難辨別真假。騙子背后的“技術團隊”,甚至專門研究名人的發音、表情、肢體習慣,確保看起來“像極了”。
五
這類AI詐騙為什么能屢屢得手?
一是因為AI技術現在太先進,造個“假人”視頻已經不難了,甚至連普通電腦都能做到“換臉+配音”一條龍操作;
二是因為大部分人還是“眼見為實”,以為看到就是真的,忽視了驗證賬號來源、查官方認證的必要性;
![]()
三是平臺審核機制滯后,一旦仿冒視頻被識別出來,騙子早就“轉號跑路”。
如今,國家網信辦等多個部門已聯合發文,要求平臺對AI生成內容強制添加水印標識,并對換臉服務商進行備案管理。對名人形象未經授權用于商業用途,也將面臨刑事處罰。
央視也加強了主持人形象保護制度,李梓萌案之后,平臺對其形象管理更為嚴格,一旦發現假冒賬號,會第一時間下架處理并移交公安處理。
![]()
六
被AI利用帶貨這件事,對李梓萌而言既是傷害也是提醒。
她在央視主持多年,從來沒有炒作過私事,也從未走進商業活動。她的堅持和敬業,本應是她的保護傘,卻反被利用成了“詐騙話術”。
不過,風波過后,李梓萌并沒有消沉,依舊準時坐在播報臺前,保持一貫的沉穩語速和專業風格。她沒有就此“躲起來”,反而用行動回應所有質疑。
![]()
她也通過法律手段捍衛自己的權益,并在訪談中呼吁公眾對AI偽造保持高度警惕。
如今,李梓萌依然是《新聞聯播》的“釘子戶”,依然保持高頻出鏡,依然每天為觀眾傳遞真實新聞。
或許她并不擅長在鏡頭外替自己“發聲”,但公眾已開始理解她、支持她,媒體也在用實際行動還她一個清白。
![]()
結語:
李梓萌是這場AI仿冒風波中被迫站上“帶貨臺”的人。
她的“罪名”是長了一張被信任的臉,說著一口有說服力的普通話,恰巧又是公眾耳熟能詳的“央視主播”。
![]()
可AI技術被濫用的背后,不只是名人倒霉,更是普通人上當。每一次信任被詐騙利用,傷害的不是一個人,而是整片信任土壤。
李梓萌這次替更多人“踩了雷”,也讓大家意識到:別光盯著畫面真不真,更要思考信息是不是可信的。
![]()
未來一定還會有AI騙局不斷涌現,但只要平臺把關更嚴,觀眾多一分懷疑,法律更及時跟上,“李梓萌式冤案”,也許就能少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