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合肥,“大陸馬牌學院”正式揭牌。這不僅是中德共建合肥大學四十周年的獻禮,更是輪胎巨頭大陸馬牌輪胎在華深耕十年、成功布局產教融合的標志性成果。其前身“大陸班”高達87%的高質量就業率,讓這一模式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
十年“大陸班”:87%就業率背后的成功密碼
時間回到2016年,當許多企業還在為招聘發愁時,大陸馬牌輪胎已聯合德國高校與合肥大學,共同創辦了中國首個“雙元制”本科教育項目——“大陸班”。這一項目開創了“政、校、企、德”四方聯動的人才培養新路。
十年的堅持換來了驚人的回報。數據顯示,“大陸班”已培養出六屆共129名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率超過87%。其中,30%的畢業生直接加入了大陸馬牌輪胎,成為公司發展的核心力量。
“大陸馬牌輪胎的跨越式發展受益于‘雙元制項目’所培養的人才力量。”大陸馬牌輪胎(中國)有限公司工廠總經理王小驥坦言。十屆共200多名同學加入“大陸班”,六屆畢業生中就有40余名成為其團隊核心。這些數字背后,是校企協同育人的豐碩成果,也是一場企業前置人才戰略的完美實踐。
![]()
戰略升級:“大陸馬牌學院”打造人才“蓄水池”
在“大陸班”的巨大成功基礎上,大陸馬牌輪胎與合肥大學的合作全面升級為“大陸馬牌學院”。這標志著企業的人才戰略從“項目制”升級為“平臺化”,一個系統化的輪胎行業人才培養基地正式建立。
新學院的最大亮點,是率先在安徽省試水工程碩士層次的“雙元制”培養項目。這意味著人才培養將從“本科段”延伸至“本碩貫通”,為企業構建起從技術員到項目經理的完整人才梯隊。
![]()
精準“搶人”:聚焦未來技術,直擊產業痛點
“大陸馬牌學院”的“搶人”策略極其精準。學院將重點在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等與未來輪胎技術息息相關的領域發力。通過“校企協同項目驅動”模式,學生將直接參與企業的技術革新與項目研發,實現“畢業即能上崗,上崗即能戰斗”。
“此舉可以推動企業發展需要與高校教育資源緊密結合,形成產學研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更契合企業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需求。”王小驥表示,這種模式既有助于企業人才梯隊建設,也能讓學生提前積累實踐經驗,有效支撐企業可持續發展。
從十年前播種“大陸班”,到如今收獲“大陸馬牌學院”,大陸馬牌輪胎通過深度參與本土人才培養,不僅為自己構建了穩定的人才供應鏈,也為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探索出一條“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成功路徑。這場長達十年的“搶人”布局,正展現出其深遠的價值和強大的生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