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打到關鍵礦產這塊兒,普京當局一直沒怎么出聲,直到俄羅斯稀有及稀土金屬消費者協會主席迪穆哈梅多夫開口,才把這層窗戶紙捅破。
![]()
他說 “美國自己造不出鎵,要建產能得花 5 到 10 年,還得砸幾十億美金”,這話聽著平平無奇,其實一下子把美國的底細給點透了。
要搞明白這里面的門道,先得說說鎵這玩意兒有多重要。
它不算稀土,但比稀土還難替代,簡直是科技圈的 “命根子”—— 熔點才 29.76 攝氏度,握在手里靠體溫都能化了,可偏偏就是這種軟乎乎的金屬,做成氮化鎵、砷化鎵之后,成了造高端芯片、雷達、激光器的核心材料。
![]()
美國的 F-35 戰斗機雷達、愛國者導彈防御系統,性能能不能達標,全看氮化鎵給不給力;就算是民用的 5G 基站、電動車充電器,也離不了它。可美國自己早就斷了產能,打 1987 年起,就沒再開采過能用來做半導體的鎵,每年要用的 30 到 50 噸,全得從國外買。
更讓人頭疼的是,全球九成以上的鎵都是中國產的。以前美國 21% 的鎵是直接從中國進口,剩下的看著是從日本、德國買的,其實很多也是中國的材料先運到這些國家,再轉賣給美國。
![]()
2023 年 7 月中國剛對鎵的出口設了限制,美國直接從中國買的量就掉了 68% 到 77%;到 2024 年 12 月,管制又升級了,原則上不允許對美出口,這下美國的供應鏈徹底慌了。
美國地質調查局算過一筆賬,要是中國真的全面斷供,單是半導體行業就得虧 34 億美元,還會牽出一串連鎖反應,就連 F-35 戰機的生產都可能停擺。
![]()
迪穆哈梅多夫說的 “5 到 10 年建設期”,其實已經是往少了說 —— 建煉廠不光要花錢,還得配套建煉鋁的產能(要知道,鎵其實是煉鋁時產生的副產品),現在美國就連高純度的銅都得從國外進口,想憑空攢出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哪有那么簡單?
俄羅斯的 “穩”:左手資源右手籌碼,卡位卡得準
普京之所以不著急,核心原因是俄羅斯手里攥著實打實的籌碼。迪穆哈梅多夫敢說那番話,背后是俄羅斯真真切切的資源底氣 —— 俄羅斯稀土的已探明儲量就有 380 萬公噸,在全球排第五,比烏克蘭的儲量多不少。
![]()
雖然現在俄羅斯每年也就開采 2500 噸稀土精礦,加工能力也不夠強,但恰恰是這種 “沒完全開發” 的狀態,成了俄羅斯手里靈活的牌。
早在 2025 年 2 月,普京就公開說過,愿意跟美國合作開發俄羅斯的稀土礦,甚至主動遞了橄欖枝:俄羅斯企業每年能給美國供應 200 萬噸鋁,這占了美國鋁進口總量的 15%,還能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搞水電和鋁生產的合作項目,整個投資得 150 億美元。
![]()
到了 3 月,克里姆林宮的特使就透了消息,說美俄已經開始談稀土合作的事,不少美國企業都顯露出合作的意愿,就連下一輪兩國首腦會談,都可能專門聊這個話題。
這步棋走得挺妙:中美在鎵、稀土這些關鍵礦產上鬧得越僵,美國就越需要找別的供應方,俄羅斯的資源就越值錢。
更聰明的是俄羅斯的 “中立態度”。它不直接摻合中美之間的較量,卻把兩邊的短板摸得門清 —— 美國缺資源,中國有產能有技術,俄羅斯剛好能補上美國的資源缺口。
![]()
站在這種 “坐山觀虎斗” 的位置上,俄羅斯既能靠資源合作賺美元,還能借著合作的機會提升自己的加工能力。普京心里有數,中美這場博弈短時間內完不了,美國找替代資源的需求只會越來越迫切,俄羅斯有的是時間慢慢談條件。
何況除了稀土,俄羅斯在鋁、能源這些領域還有能談的籌碼,根本不用急著表態站隊。
美國的 “難”:砸錢也填不滿的產業鏈窟窿
迪穆哈梅多夫說的 “幾十億美金投資”,美國不是沒試過砸錢。
![]()
2025 年 7 月,特朗普簽了個 “大而美法案”,專門劃了 1000 億美元貸款,給那些關鍵礦產項目用,還撥了 5 億美元信貸補貼給國防部戰略資本辦公室,緊跟著就給加州的 MP 材料公司批了 1.5 億美元貸款,讓這家公司升級稀土分離的設備和技術。
可這點錢根本填不滿窟窿 —— 美國對關鍵礦產的依賴,是 “資源 - 技術 - 供應鏈” 綁在一起的死結:有 12 種關鍵礦產,美國全靠進口;還有 29 種,進口依賴度超過 50%,單說鎵和鍺,美國 100% 得從國外買。
![]()
更讓人頭疼的是 “時間差” 和 “技術坎”。哈薩克斯坦最近也想建鎵的生產設施,投了 2000 萬美元,可最早也得明年才動工,就算建成了,也只是打個基礎,離能大規模生產還差得遠。
再看美國自己的 MP 材料公司,美國國防部給它定的鐠釹氧化物價格底線,比中國現貨價高了兩倍,說白了就是花冤枉錢買產能。而且中國早就把提煉鎵的核心技術放進出口管制清單了,美國想從零開始學,都沒地方找老師。
![]()
現在美國國內就 3 座銅礦精煉廠,環保審批本來就嚴,再加上 15 個部門各管一攤,搞礦產政策的時候根本沒法統一協調,建個鎢礦項目都得重新啟動斷了十年的供應鏈,更別說搞復雜的鎵產業鏈了。
最關鍵的是,中國的管制不是 “一刀切”,而是精準打在要害上。2024 年 12 月的管制公告里明明白白寫著,要是有人敢把中國的鎵轉手賣給美國,肯定要追究法律責任,這一下就堵死了美國 “繞彎子拿貨” 的路。
![]()
美國想找加拿大、澳大利亞買鎵,可這些國家提煉鎵的技術,其實也得靠中國,最后還是繞不開中國的供應鏈。迪穆哈梅多夫點破的 “5 到 10 年”,其實是在說:等美國真把產能建起來,中美博弈的格局早就變了,俄羅斯有的是時間慢慢布局。
普京的 “不慌”,說到底是摸透了全球關鍵礦產領域的局勢:中國有產能有技術,美國有需求卻沒根基,俄羅斯有資源還能等機會。
![]()
中美鬧得越厲害,俄羅斯手里的資源籌碼就越值錢,碰到這種能 “坐收漁利” 的情況,換誰都不會急著站隊表態。對俄羅斯來說,與其忙著選邊站,不如攥著資源靜觀局勢變化,這才是最穩妥的辦法。
信息來源:
芯智訊:美國的“缺鎵”困境
![]()
紅星新聞:外交部:中方在處理中美經貿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