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國發言人22日(當地時間)宣布,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希望以色列接受并遵守國際法院(ICJ)關于以色列占領巴勒斯坦地責任的建議案。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副發言人帕蘭·哈克在每日記者會上說,他發表了主旨為“現在是我們必須盡一切努力最大限度地擴大我們對加沙地帶的口號的時刻。因此,在加沙地帶居民還活著的情況下,我們不能無視幫助這一悲慘情況的絕對命令”的發言。
22日之前,位于海牙的國際法院曾表示:“以色列有義務幫助向加沙地帶運送人道主義救援物資。”并表示,聯合國機構提供的救援物資也屬于此類。
ICJ雖然不是法律判決,但作為建議意見,當天提出意見稱:“以色列作為加沙地區的占領權力,有責任根據國際人權法履行其義務。”
該建議的起源始于2024年12聯合國大會,向全世界的法庭傳達了以色列作為(加沙)占領軍應遵守國際法,協助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交付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的內容。
該建議內容包括,在不妨礙聯合國在巴勒斯坦土地上的所有行動和人道主義救援工作的情況下提供援助。
國際法院(ICJ)指出,過去兩年加沙地帶的人道主義危機發展到災難性的程度,并向以色列施壓,要求以色列在加沙地帶遵守國際法規定的人道主義義務。
據英國《衛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媒體報道,位于荷蘭海牙的聯合國最高法院ICJ 22日(當地時間)在勸告性意見(advisory opinion)中表示,以色列有義務不妨礙聯合國救援組織支援加沙地帶的活動。
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救助機構(UNRWA)從今年1月開始實際上禁止在加沙地帶活動。此前,以色列去年10月通過了暫停與UNRWA合作的法律,限制向加沙地帶運送救援物資。
ICJ認為,以色列未能提供正當證據,以UNRWA在日內瓦協議中不是中立機構為由中斷與該組織的合作。
ICJ還表示,以色列一直聲稱有1000多名UNRWA員工與哈馬斯有關聯,但未能證實這一說法。
相反,ICJ明確表示,UNRWA充當加沙地帶人道主義活動的中樞,以色列應與UNRWA善意合作。
ICJ確認,加沙地帶內的人道主義局勢依然慘烈,造成大規模人員傷亡。他還囑咐說:“占領國不能利用饑餓作為戰爭手段。”
他還指出,以色列侵犯了遺囑憲章中明示的聯合國免責特權,無視作為占領勢力的人道主義義務。
ICJ所長在宣讀意見書時表示:“占領國絕對不能為停止占領區內所有人道主義活動辯護。”
“法院對提出的證據進行了審查,確認加沙地帶居民沒有得到足夠的基本物資供應。”
此次ICJ意見是應去年12月聯合國大會的要求下達的。主導此事的挪威表示,將根據ICJ的決定,在聯合國大會上推進相關決議案。
挪威副外長安德烈亞斯·克拉維克說:“ICJ的決定確認了聯合國應該成為救援活動的主體,這與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加沙地帶和平構想一致。”
他還強調:“現在以色列必須根據法院的意見,向聯合國和非政府組織(NGO)保證完全接近。”
雖然ICJ的建議意見沒有法律約束力,但政治效力很大,可以作為各國政府政策、法院判決和國際法解釋的標準。
《衛報》預計,這一決定可能會激起國際社會要求以色列停止聯合國會員資格的呼聲。
以色列和美國方面反對ICJ的意見。以色列外交部在社交媒體上發表的相關聲明中表示:“以色列正在徹底履行國際法上的所有義務,全面拒絕法院的決定。”
當地時間10月22日,以色列議會以25票對24票,在預備性表決中通過了一項關于將以色列主權擴展至約旦河西岸的法案。該法案由極右翼議員提出,主張以色列應對猶太人定居點實施以色列法律和主權,以確立其為以色列國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根據以色列議會立法程序,該法案仍需再經三次正式表決方可成為法律。法案目前將被提交至議會外交與國防委員會進行進一步審議。
此外,議會當天還以32票對9票,通過了另一項法案的預備性表決,該法案旨在將以色列主權適用于耶路撒冷附近的馬阿勒阿杜明定居點。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所屬的利庫德集團當天對該法案提出批評,稱這一舉動是“挑釁行為”,旨在破壞以色列與美國的關系和當前以色列在加沙所取得的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