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
是季節交替的儀式
是秋天的告別也是冬天的問候
10月23日11時50分
我們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
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也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此時節,冷空氣活動愈發頻繁。白天,在陽光的加持下,尚能感受到晚秋的暖意;但一旦太陽西沉,輻射降溫加劇,氣溫便會迅速“跳水”,晝夜溫差可達10℃以上。仿佛一日之間,穿梭于兩個季節。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歲晚》中詩曰:“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就是描繪了霜降時節氣溫變化大的物候特征。
![]()
俗語有云:
“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
近期天津的天氣
著實讓人感覺到冬天的腳步近了
有網友調侃:
“哪有秋,這是直接入冬了!”
天氣
冷空氣又來
預計25日(周六)又有冷空氣影響我市
屆時將帶來降雨大風降溫天氣
25日白天有分散性小雨“出沒”
26日大風來襲
有北風4-5級陣風6-7級
氣溫下降
請大家及時關注最新預報信息
厚衣服穿起來!
未來一周天氣預報
10月23日 星期四
上午:分散性小雨轉陰
下午到夜間:多云轉晴
微風,13到7℃
體感溫度12到6℃
10月24日 星期五
白天:晴轉多云
夜間:多云轉陰
微風,15到8℃
體感溫度15到7℃
10月25日 星期六
陰有分散性小雨
微風,13到6℃
體感溫度13到6℃
10月26日 星期日
陰轉晴
北風4-5級陣風6-7級
12 到6℃
體感溫度11到4℃
10月27日 星期一
晴間多云
微風, 13 到4℃
體感溫度12到5℃
10月28日 星期二
晴轉多云
微風, 17 到5℃
體感溫度16到6℃
10月29日 星期三
晴轉多云
微風, 17 到7℃
體感溫度17到7℃
說文解字
![]()
【霜】為形聲字,上部為“雨”,象征著與雨水緊密相關的自然現象;下部為“相”,代表了讀音。從字形上看,“霜”字直觀地展現了它與天氣、氣候的緊密聯系。
![]()
【降】在甲骨文中形象地描繪了小鳥往下飛的腳印,金文中“降”字簡化成阜字,楷書中演變為耳刀旁,與山丘緊密相關。從字形演變可以看出,“降”字的含義逐漸從具體的小鳥飛行動作,擴展到表示從高處往低處移動的抽象概念。
三侯
![]()
01
一候豺乃祭獸
霜降時節,豺狼將捕獲的獵物先陳列后再食用,“祭”有陳列之意,豺狼開始大量捕獵小獸,來把自己吃肥以便度過不易覓食的冬天。
![]()
02
二候草木黃落
天氣轉寒,大地也感知深秋寒意,樹葉也紛紛開始枯黃掉落。
![]()
03
三候蟄蟲咸俯
經過了生機勃勃的春,熱鬧蓬勃的夏,金黃暖意的秋,馬上又將進入藏伏內斂的冬。蜂蝶蟄蟲,以這種修行的姿態,期待來年新生。
![]()
01
吃柿子
在中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
![]()
02
賞菊
霜降時節,正是菊花盛開之際。此時,民間會舉行菊花會。以表達對菊花的喜愛和崇敬。有一種小范圍的菊花會,是富貴人舉辦的,不必出家門的。

03
習站射
霜是殺伐的象征。古人為了順應秋天的嚴峻肅殺,都在這個月操練戰陣,進行圍獵。正如《春秋感精符》所記載:“季秋霜始降,鷹隼擊,王者順天行誅,以成肅殺之威。”
![]()
04
登高遠眺
古時霜降時節有登高遠眺的習俗。九月節,寒露、霜降、重陽到。登高能使人的肺通氣量和肺活量明顯增加,血液循環增強,腦血流量增加,達到增強體質、防病治病的目的,而且,登高還可以培養人的意志,陶冶情操。
05
吃牛肉/羊肉
部分地區有“霜降吃牛/羊肉,進補暖身”的說法。此時天氣轉寒,牛肉、羊肉性溫,能補氣血、御風寒。人們會用牛腩燉蘿卜、羊肉熬湯,一口熱食下肚,驅散涼意,為過冬儲備能量。
06
送芋鬼
在廣東高明一帶,霜降有“送芋鬼”的習俗。村民會將芋頭雕刻成各種鬼怪模樣,再用稻草扎成“芋鬼”,傍晚時分拿到田間焚燒,同時念誦祈福話語,寓意送走邪氣、病蟲害,祈求來年莊稼豐收。
養生
霜降節氣,應循序漸進地添衣保暖,尤其是老人、小孩、孕婦以及體質虛弱之人,要著重護好頭、腳和肚臍三處。
01
肚臍
肚臍皮下沒有脂肪,緊鄰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神經叢,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肚臍一旦受涼,腹痛腹瀉在所難免,泌尿系統疾病也容易找上門來。
02
頭部
頭是全身陽氣最旺盛的部位之一,這個地方如果受寒,體內陽氣會大量散失,對于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四肢不溫的人以及易感風寒的人來說,尤其危險。
03
腳部
人體腳部分布著6條重要經脈,一旦受寒,會引發感冒、氣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疾病。
霜降有“三防”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8個節氣,此節氣,天氣漸冷,開始有霜,晝夜溫差加大。此時節要做好養生保健,無論起居養生還是運動調養都應謹慎。
01
防秋寒
霜降時,陽氣由收到藏,不適合再“秋凍”了,而是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要注意腳部和胃部的保暖。
老年人如果患有“老寒腿”,睡前可以用熱水泡泡腳。一些年輕人為了時尚而露出腳踝,也有可能導致“老寒腿”。
?提醒您:霜降時節,要保護好腳踝、膝關節等,把襪子和秋褲穿起來,關注天氣變化,及時保暖。
02
防秋郁
霜降過后,草木枯萎,落葉繽紛,萬物蕭瑟。這種肅殺的景象容易讓人患得患失,甚至情緒低落、抑郁。嚴重的話,還可能出現季節性的情感障礙。所以,在霜降時節,要及時關注并調整情緒,注意防秋郁。
03
防秋燥
霜降是秋天的尾巴,每到這個時候,我們往往會感到更加干燥,很多人會出現口干、唇干、鼻干、咽干、皮膚干燥、大便干結等問題。這些都是因為燥邪耗傷津液導致的。嘴唇起皮怎樣護理?戳視頻了解
飲食
霜降時節,氣候逐漸變得干燥而寒冷,人體容易感受到各種干燥帶來的不適,如口干、皮膚干、鼻子干、大便干燥等。
此時養生的重點在于潤肺津、斂肺陰。多吃一些具有潤肺生津作用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日常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濕潤,可以使用加濕器增加空氣濕度。
01
白果蓮子羹
![]()
白果:對于因肺氣不固導致的咳嗽、氣喘等癥狀有一定的調理作用。
蓮子:能健脾、補腎、安神,對于改善睡眠質量、緩解焦慮情緒有一定的幫助。
百合:能緩解咳嗽、咽干等癥狀,同時還能清心除煩,讓人心情舒暢。
銀耳:滋陰潤肺,能夠滋潤肌膚,延緩衰老,同時還能增強肺部的抵抗力。
注意事項:白果劑量控制在5~10克,去膜去心,煮透食用。
02
麥門冬湯
該方劑主要治療虛熱肺痿,即由于肺陰不足、虛熱內生導致的咳嗽、氣喘、痰黏難咳等癥狀。
![]()
麥冬: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的功效,能夠補充肺部的陰液,緩解虛熱癥狀。
半夏:化痰,調節氣機,緩解咳嗽、氣喘等癥狀,輔以人參、甘草、大棗、粳米滋養肺胃。
人參:能夠大補元氣。
甘草:調和諸藥。
大棗和粳米:健脾益胃。
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兩次服用。在服用過程中,要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以免影響藥效。
![]()
秋高氣爽
愿你內心懷揣希望
腳下充滿力量
把生活過得多姿多彩
來源:美麗武清
審核:劉浩楊
編發:蘇紀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