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滬昆線新化站3道機械轟鳴不斷,國鐵廣州局秋季集中修施工進入關鍵階段。
廣州大機段在滬昆、渝懷兩線同步鋪開作業,數十臺大型養路機械列陣前行,近千名職工晝夜輪班,鋼臂揮舞間,道砟翻滾、軌枕換新,一場守護鐵路安全的攻堅戰正火熱推進。
![]()
“雙點施工”破清篩難題
“清篩施工就像排雷,每一米都藏著挑戰。”在新化站施工現場,施工負責人的話道出了作業難度。這里正開展營業線中間站側線股道大規模清篩,也是國鐵廣州局首次在該類站場用大型養路機械實施系統性清篩。
部分股道道床出現了板結,大塊片石混雜其中,稍有不慎就會損傷設備。更棘手的是,站場地下電纜走向復雜,地面水溝井與水泥蓋板密集,進一步增加施工難度。
為攻克難題,廣州大機段清篩一車間采用“雙點施工”模式,將流程精確到分鐘。
![]()
首段90分鐘施工窗口內,人員同步推進龍口準備與初步清篩;后續210分鐘封鎖時段里,清篩、補砟、排障、搗固等工序無縫銜接,嚴守“當天清完、當天恢復”標準。針對36條不同半徑曲線段,搗固組實時調整參數,確保線路平順度達標。
車間主任江鑒洪精準操控清篩車夾鉗避障,副主任張宏偉指揮吊離深埋軌枕,清篩二工隊線路工鮑意楠、清篩二工隊大機司機張建龍堅守一線調控起道量、核對軌距。
![]()
8天連續奮戰后,車間完成4個站場8條股道共6.415公里清篩任務,日平均進度達801.88米。清篩后的道床飽滿平整,列車通行平穩性顯著提升。
210分鐘換枕攻堅
4時30分,湘中群山仍在夜色中,低莊站內已燈火通明。大列機械工隊隊員們細致開展GYK自檢、設備防脫落檢查,為作業做最后準備。
廣州大機段大修列車車間承擔滬昆線新勝利至低莊站、溆浦至思蒙站間上行線共9.74公里普鐵一體化換枕施工,涵蓋大列換枕、配砟整形、搗固穩定、閃光焊聯、應力放散等五大項目。
![]()
5時40分,P95大列車、裝枕平板車等組成“鋼鐵巨龍”駛向作業點;7時10分,列車抵達閃光焊聯位置,當日施工正式啟動。
“司機注意,此段是千分之十左右的大下坡道,控好速度!”車間副主任韓輝指揮機車對位閃光焊機,復核參數后下令啟動焊接。
強光與焊花瞬間迸發,高溫讓周圍空氣灼熱。切入龍口處,大修列車車間線路工隊工長孫廉潔指揮鋸軌、鉆孔作業,同時緊盯鄰線來車情況,提醒防護員嚴格執行通報制度,確保人員安全下道避車。
毫米級操控破局
本次施工的技術難點集中在P95大列換枕作業區——半徑僅494米、超高140毫米的小半徑曲線,距離設備作業極限僅差10毫米,易出現斜枕、滑枕,復軌難度極大。
車間采用打磨成熟的小半徑曲線墊高法,在曲線下股墊大膠調整。8時55分,復軌作業啟動,P5操作手朱久富緊握控制手柄調整走行履帶方向,副工長郭偉賢在旁觀察,不時下達“履帶往左半公分”“再慢一點”的指令。最終,P95大列一次性復軌成功。
![]()
“墊高法降低了曲線超高,改善了收枕鏟與輸送帶位置,減少車體重力橫向分力,解決了復軌難題。”車間主任李文強說。
9時20分,各作業區捷報頻傳。焊聯鋼軌回收到位,應力放散螺栓緊固達標,配砟、搗固設備收車待命。最后,孫廉潔檢查軌距、水平等指標,確認線路達到開通條件。
![]()
當日施工完成換枕539米,線路TQI值從5.8降至4.7,質量評定優良。
隨著朝陽驅散晨霧,這條經過“強筋健骨”的鐵路煥新亮相。
![]()
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融媒體中心出品
圖文:通訊員 羅勁 彭一川 陽衡
編輯:劉涵
審核:趙岳 徐媛
監制:曾佳梅
![]()
這內練“筋骨”,外修“顏值”,動車組“秋日問診”進行時
![]()
新時代·鐵路榜樣丨喬濟源:心守荒漠戈壁 志比阿爾金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