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常說:“性子急,吃不了熱豆腐。”
情緒穩不住的人,就算遇到好事也要辦砸。
人這一生,說到底,活的就是一個心態。
情緒穩定的人,心態就好,心態好的人,人的命就好。
因為人只有能管住自己的脾氣,才能接住福氣。
![]()
別人的嘴,你的路
誰人背后不說人,誰人背后無人說。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不管好壞,不論成就大小,不管年齡大小,也不論男女等等。
總之,只要你哪怕被別人盯上一眼,就有可能被人評價。
這個時候,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在別人怎么說你上,那么腳下的路就容易走歪了。
聰明人,知道自己有的地方需要被人看到,而有的地方則不能。
就像唐代名將郭子儀那樣,即便自己功高蓋主,卻能在復雜的官場中得以善終。
因為他足夠聰明,知道逢場作戲,也知道守住自己。
比如在他修府邸時,特意吩咐將圍墻修得低矮些,讓路人能看見院內。
子孫不解,他說:“若筑高墻,必引人猜忌。如今敞開,流言自消。”
但他也會將精力用在實處,而非與人爭辯,最終保全了家族與名譽。
哲學家尼采說:“無需時刻保持敏感,遲鈍有時即為美德。”
生活里,我們難免會遭受到他人的指點和評價。
有的評價我們需要仔細辨別,但是有的就無需理會。
尤其是對那些惡意的攻擊,你越不在意,就越傷不到你。
因為你的路是你自己走出來的,不是別人說出來的。
降不下的期待,穩不住的心
要想自己的情緒穩,那么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就是,降低期待。
一個人的許多煩惱,都來自于對別人期望太高。
總覺得對方“應該”如何,于是一旦不如愿,怒火就上來了。
蘇軾與佛印禪師交好,一時的談話也相當有趣。
有一次,他問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答:“像一尊佛。”
蘇軾卻戲言:“我看你像一堆牛糞。”
他自以為占了便宜,回家說與蘇小妹聽。
小妹卻笑言:“禪師心中有佛,故所見皆佛。你心中有糞,故所見皆糞。”
蘇軾方才醒悟,自己的心境如何,則決定了眼中的世界如何。
《格言聯璧》中有言:“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人情世故上,一方面我們要學會對他人期待越低,你的心情就越容易平靜。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穩住自己的情緒,不要輕易被帶進溝里。
把指望別人的心,用來要求自己,事情就會變得簡單,日子也會好過很多。
改變能改變的,放過不能改變的
這世上的事,其實就分三種: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的事。
后兩種,你管不了,也改變不了。
我們唯一能做的,以及能改變的,就是把自己的事打理好。
晚清名臣曾國藩,在江西作戰時,官場處處受排擠,軍事也屢屢受挫。
他一度憤懣難平,情緒極度低落,甚至變得非常極端。
直到他回家守孝,靜心反思,才幡然醒悟:過去總在抱怨皇帝不信任、同僚使絆子,這些都是自己無法控制的。
重回戰場后,他徹底改變策略,只專注于自己能做到的事——整頓吏治、訓練湘軍、結硬寨打呆仗。
如此,不再為無法改變的人和事內耗,他的情緒越來越穩,局面也一步步打開了。
斯多葛學派中有這樣的一種見解:“智慧,在于辨別什么是我們能控制的,什么是我們不能控制的。”
在你的影響圈內發力,而不是在關注圈里焦慮。
當你停止為無法改變的事浪費感情,內心自然會變得強大而穩定。
說到底,情緒穩定,不是天生的本事,而是后天修行的結果。
看淡人言,降低期待,做好自己。
當你內心有了錨,外界的風浪再大,也很難掀翻你的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