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轉型浪潮下,儲能行業正迎來高速發展期。2025年,儲能市場呈現出一幅蓬勃發展的圖景:大容量電芯供應緊張,頭部電池企業生產線持續滿負荷運轉,部分企業訂單已排至明年。這場市場熱潮背后,技術迭代與全球化布局正成為決定企業競爭格局的關鍵因素。
市場需求激增,技術迭代加速
2025年上半年,全球儲能電芯出貨量達到240.2GWh,同比增長106.1%,實現翻倍增長。中國市場的表現尤為亮眼,新型儲能新增投運規模達到23.03GW/56.12GWh,同比增長均超過68%,彰顯出行業發展的強勁勢頭。
技術層面,儲能電芯正處于快速升級通道。行業正經歷從300+Ah向500+Ah及更大容量的技術跨越,主流300+Ah電芯出現階段性供應偏緊,而500Ah+大電芯的量產競賽已全面展開。這種技術迭代不僅提升了產品性能,更為行業發展注入了持續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企業在全球儲能市場中已占據主導地位。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前十名企業全部來自中國,合計市場占有率高達91.2%,反映出中國儲能產業鏈的強大競爭力。
領軍企業各展所長,差異化優勢凸顯
在蓬勃發展的儲能市場中,各龍頭企業憑借獨特優勢,形成了差異化競爭格局。
億緯鋰能作為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排名第三的企業,在大容量電芯技術方面表現突出。公司率先推出628Ah超大容量儲能電芯,循環壽命達12000次,技術參數引領行業發展。在固態電池等前沿領域,億緯鋰能布局深入,累計申請相關專利8000項。2025年上半年,公司儲能電池營收103億元,同比增長32%,展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
比亞迪憑借獨特的垂直整合模式,在儲能領域構建了完整產業鏈優勢。公司將獨創的刀片電池技術應用于儲能系統,使體積利用率提升50%,系統能量密度顯著提高。2025年第一季度,比亞迪凈利潤達91.5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00.38%,強大的盈利能力為儲能業務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陽光電源作為光伏逆變器與儲能系統集成領域的領先企業,具備全鏈條自主研發能力。公司是行業內唯一實現“電池-PCS-EMS”全鏈條自研的企業,光儲一體化解決方案優勢明顯。2025年上半年,陽光電源儲能業務收入178億元,同比增長127.8%,增速位居行業前列,顯示出系統集成領域的巨大發展潛力。
未上市的海辰儲能已成長為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排名第二的專業化企業。公司專注于儲能電池賽道,其587Ah電芯與6.25MWh系統將于下半年量產,同時在鈉離子電池技術方面儲備豐富。作為專注儲能領域的專業化企業,海辰儲能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技術驅動成本效益優化,全球布局加速
儲能行業的發展正呈現出明顯的技術驅動特征。大容量電芯的技術迭代顯著提升了儲能系統的能量密度,優化了單位容量的生產成本。從300Ah到500Ah及以上規格的升級,意味著單個電芯可存儲的能量大幅增加,相應減少了系統集成中所需電芯數量和配套元件,從整體上提升了系統的經濟性。
制造業效率提升與規模化效應持續釋放,推動行業進入良性發展軌道。中國企業憑借完善的產業鏈優勢和制造能力,正在全球市場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未來競爭聚焦技術創新與全球布局
展望未來,儲能行業的競爭將更加聚焦于技術創新與全球化布局。
技術方面,鈉離子電池、固態電池等下一代技術正逐步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有望為行業帶來新的突破。同時,電芯大容量化趨勢仍將持續,800Ah甚至1000Ah產品已進入領先企業的研發路線圖。
全球化布局將成為決定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因素。隨著歐美、東南亞、中東等地區儲能市場的快速發展,企業的海外本地化生產與服務網絡建設將顯得尤為重要。僅僅依靠制造優勢已難以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勝出,技術創新能力、產品可靠性提升與全球化運營水平將成為企業脫穎而出的核心要素。
儲能行業正從高速增長階段逐步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技術迭代與全球化布局的能力將決定企業能否在未來的行業格局中占據領先地位。在這場關乎能源未來的競賽中,只有那些能夠持續技術創新、具備全球視野的企業,才能最終成為市場贏家,為全球能源轉型貢獻更大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