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消費 范建
公牛集團剛剛完成2.5億元的股票回購,大股東立馬拋出一份約16億元的減持計劃,瞬間將公司股價打到了谷底。
在A股大盤連續上沖的最近幾個月,作為行業龍頭的公牛集團,卻是股價持續下跌,也難怪有投資者在股吧里評論稱:公牛是鍛煉心理學、耐受力的最好標的物。
更讓投資者擔心的,是公司的成長性。今年,公牛集團業績持續增長的趨勢突然中止,上半年營收和利潤雙降,給股民的心中蒙上了一層更重的陰影。
![]()
16億元大減持
大股東的減持計劃,讓公牛集團(603195.SH)數萬股東的心,始終懸在嗓子眼。公司本就處于歷史低位的股價,連續多個交易日陰跌。
10月10日,公牛集團披露公告,因自身資金需求,實際控制人之一的阮學平,擬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3617.18萬股,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若以公告披露當日45.15元/股的收盤價計,阮學平擬減持的股票市值超過16億元。減持的時間區間為2025年10月31日-2026年1月30日。
目前,阮學平持有公牛集團14.13%股權,為第三大股東,并出任公司副董事長。其兄阮立平為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直接持股16.13%,為第二大股東。
控股股東良機實業持有公牛集團53.82%股權,該公司由阮立平和阮學平共同控制。兄弟二人通過一致行動人關系,直接和間接持有上市公司15.33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84.76%。這些股票均為IPO前及公司上市后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方式、股東解散非交易過戶方式取得。
這已不是阮學平第一次大舉減持上市公司股票。
2020年2月6日,公牛集團在上交所主板上市,3年后的2023年2月6日,阮氏兄弟直接和間接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鎖定期滿上市流通。
當年6月22日,阮學平通過上市公司披露公告,擬通過大宗交易減持部分股票。當年7月4日一天,即完成了減持。以91.40元/股減持1779.19萬股,減持比例2%,一次性套現達16.26億元。
阮學平前后兩次大額減持公牛集團股票,均是因為自身資金需求。事實上,在公牛集團上市后,阮氏兄弟及其一致行動人從未通過質押股票的方式來進行債務融資。公司上市以來,累計分紅過百億,超過8成的分紅款,也都進入到了兄弟倆的腰包。
工商資料顯示,除了公牛集團外,阮學平還在20多家企業有投資或任職。主要投資范圍為一些投資基金,還有上海的一家地產公司。
剛完成回購
作為國內排插領域的絕對領導者,公牛集團上市后,資本市場對其禮遇有加。公司市值多次站上千億高位,而在不斷的波動中,又屢屢被打到谷底。
尤其是2021年5月,公司因涉嫌實施壟斷行為被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立案調查。相關消息披露后,公司市值兩天蒸發超50億元。
5個月后,對公牛集團的調查結果出爐,公司與經銷商等達成了固定和限定價格的壟斷協議,實現對產品價格的管控,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被處以罰款2.9481億元。
上市之后,面對股價行情的波動,公牛集團多次實施回購,希望能借此維護股價穩定市場信心。
今年6月以來,公司再次實施股份回購,并于9月18日完成。實際回購股份503.6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28%,回購最高價50.62元/股、最低價47.05元/股、均價49.68元/股,使用資金總額2.50億元。
然而,回購期間公司股價不漲反跌,從今年6月51.22元/股的高點,一路下跌至9月43.74元/股的低點。在這個需要繼續維護股價的當口,大股東卻拋出了減持計劃。
有投資者在股吧中評論稱:牛市還未結束,公牛就差把散戶褲衩子給沒收了。
這一幕似曾相識。2022年底,公牛集團實施股票回購,以均價143.30元/股,耗資2.15億元,回購了150.18萬股,刺激公司股價剛剛進入一輪上行通道。但沒過多久,阮學平大規模減持,中斷了股價上漲的勢頭。
增長勢頭停止
浙江慈溪市中國著名的排插之鄉,公牛就誕生在這里,并將排插作為自己的起點。
1995年,阮立平創立公牛品牌進入排插行業時,面臨的市場狀況是,進口產品價格高昂,國產品牌品質良莠不齊,存在很大的用電安全隱患。
阮立平看到了市場機會,公牛將質量和安全放在首位,并借此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市場地位。到2001年時,公牛已成為國內市場占率第一的排插品牌。
作為公司的“首席設計師”,1998年,阮立平在行業內首創按鈕式開關排插,這一經典的設計被同行們廣泛借鑒并一直延續至今。
經過30年的積累,公牛已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品牌,通過經銷商建立起了覆蓋全國城鄉、110多萬家終端網點的線下銷售網絡。在線上渠道,公司的轉換器、墻壁開關插座等產品,也在天貓排名銷售第一。
以排插為起點,公牛集團抓住產業發展的趨勢,順勢進行業務拓展。2007年,公司涉足墻壁開關,抓住了房地產行業快速發展的紅利;2014年開始做照明,進行業務延伸,再次抓住了家庭裝修升級的趨勢;2021年開始,圍繞充電樁布局新能源業務。
如今,公司已形成了電連接、智能電工照明、新能源等三大業務板塊。
多業務的布局,推動了公司業績的快速提升。2019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到2024年已達到168.3億元,同期,公司歸母凈利潤從23.04億元增至42.72億元,體現出了較高的成長性。
然而,公司持續的增長趨勢在今年戛然而止。
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滑2.60%,歸母凈利潤下降8.0%,為最近5年唯一一次業績雙降。尤其是第二季度,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下滑7.37%和17.16%,如此大的單季度降幅,在歷史同期還從未有過。
今年上半年,作為業務核心的電連接和智能電工照明業務齊齊下滑,分別實現收入36.62億元和40.94億元,分別同比下滑5.37%和2.78%。僅有新能源業務同比增長33.52%,但3.86億元的營收規模,尚不足以支撐起公司的基本盤,更何況該業務與上年同期120.22%的增長相比,增速已大幅下降。
相比短期股價波動,公司的成長性,更讓投資者感到揪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