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這次真是蠢到家了。
不是一般的蠢,是那種讓人目瞪口呆的蠢。他們居然以為自己能搶走中國企業養大的金雞,還指望這只雞繼續下金蛋。
2025年9月底,荷蘭政府突然出手,以國家安全為名,一口氣凍結了安世半導體在全球30個主體的資產,總額高達147億元。這還不算完,他們緊接著就把中國董事踢出管理層,換上了自己人。
![]()
說來真是諷刺。安世半導體這塊肥肉,原本已經快不行了。是中國企業聞泰科技在2018年到2020年間,砸下超過300億人民幣,才把它從破產邊緣拉了回來。被中資收購后,安世半導體業績一路飆升,營收在2022年沖到23.6億歐元的頂峰,毛利率從2020年的25%大幅提升到2022年的42.4%。到去年10月,公司甚至已經還清所有債務,實現零負債運營。
這五年來,安世半導體光給荷蘭政府交的企業所得稅就超過1.3億歐元。中國企業辛辛苦苦把公司做大做強,荷蘭政府倒好,一看果子熟了,直接連籃子一起提走了。
荷蘭這么干,真的只是眼紅嗎?事情沒那么簡單。
看看時間線就明白了。今年3月,荷蘭拉上德法意等9個國家牽頭組建歐洲半導體聯盟。9月29日,歐盟競爭力理事會開會,27個成員國的部長簽署聯盟宣言。第二天,荷蘭就迫不及待對安世半導體動手了。
更值得玩味的是,有證據顯示美國早在6月就要求荷蘭更換安世半導體的中國籍高管,以此換取美國實體清單的豁免。荷蘭的所謂獨立決策,背后是誰在指使,明眼人一看便知。
荷蘭可能以為自己撿了個大便宜,卻完全沒想清楚后果。他們搶走了管理權,卻帶不走市場和供應鏈。
安世半導體最大的市場在中國,接近50%的銷售額來自這里。它的命脈也握在中國手里,關鍵生產基地都在中國。荷蘭這一搶,等于搶了個空殼子。
果然,中方的反制很快就來了。對安世半導體在華子公司實施出口限制,這一下直接戳中了歐洲的軟肋。
![]()
安世半導體可不是普通企業,它是全球車規級功率半導體前三強,產品關乎約9000萬輛汽車的產銷。從車載傳感器到動力控制系統,都是車企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
反制措施一出,安世半導體的芯片供應量立刻銳減六成。10月中旬,安世半導體被迫向寶馬、大眾、福特等20余家車企發出斷供預警。
歐洲車企一下子炸了鍋。大眾汽車采購總監直言芯片庫存僅夠維持三周。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緊急警告,若爭議無法在10月底前解決,歐洲汽車產業鏈將面臨至少3個月中斷,損失超200億歐元,10萬個就業崗位岌岌可危。
荷蘭可能忘了,中國手里可打的牌遠不止這一張。
荷蘭光刻機巨頭阿斯麥高度依賴中國市場,去年在華賺取794.42億元,占其全球營收的36.1%。中方若限制荷蘭光刻機在華維保,僅阿斯麥一年損失將超300億元,這比荷蘭強搶的147億元中企資產多出一倍還不止。
還有稀土。中國掌控著全球85%以上的半導體用重稀土供應,沒有這些材料,光刻機都轉不起來。
在全球車企的集體施壓下,荷蘭政府終于扛不住了。10月17日,荷蘭經濟事務大臣卡雷曼斯公開釋放談判信號,強調安世半導體對全球產業鏈的重要性,希望通過對話解決爭議。
![]()
但據觀察,其表態中仍暗藏傲慢,將確保安世在荷發展作為談判前提,尚未真正承認中企的所有者地位。
最后粗淺談三點看法吧:
第一,國際規則的遮羞布被徹底撕下了。荷蘭這次行動,表面上打著國家安全的旗號,實際上就是赤裸裸的搶劫。這讓人不得不思考,西方世界長期以來宣揚的市場經濟、契約精神,到底有多少是真實的?當他們的利益受到挑戰時,是不是隨時可以撕下文明的外衣,露出海盜的本色?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十七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就是靠著全球掠奪起家,如今的行動不過是老祖宗手藝的現代翻版。這種基因里的強盜邏輯,并不會因為時代變遷而改變。
第二,全球化的脆弱性暴露無遺。一個企業的爭端,能在短短幾周內波及全球汽車產業,讓數百萬工作崗位岌岌可危。這說明當今的全球產業鏈已經如此緊密相連,牽一發而動全身。但同時也說明,這種相互依存關系正在成為某些國家進行政治訛詐的工具。他們以為控制了關鍵環節就能為所欲為,卻忘了在全球化鏈條上,每個參與者既是受益者也是制約者。當一方試圖破壞規則時,整個系統都會產生連鎖反應,最終沒有人能獨善其身。
第三,中國需要重新審視與歐洲的關系。長期以來,我們將歐洲視為相對理性的合作伙伴。但荷蘭這次的行動表明,在關鍵時刻,歐洲國家很可能會選擇追隨美國而非堅持原則。這提醒我們,在國際博弈中不能對任何伙伴有過高期待。中國必須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的產業鏈體系,同時在關鍵領域保持足夠的反制能力。就像下圍棋,不能只想著圍地,還要留足做眼的氣。這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國家安全問題。
![]()
荷蘭的愚蠢行動,給所有人都上了一課。在國際政治中,實力固然重要,但智慧更重要。蠻干硬搶的時代已經過去,今天的世界需要的是更加精細的博弈藝術。
荷蘭現在進退兩難。繼續強硬,整個歐洲汽車產業都要跟著遭殃。選擇退讓,面子上又過不去。這場因貪婪而起的鬧劇,最終會以怎樣的方式收場,讓我們拭目以待。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經過這次教訓,荷蘭應該明白了一個道理:不是什么東西都能搶,不是什么時候都能為所欲為。在這個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尊重規則、合作共贏,才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