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叫哈尼亞的人,是哈馬斯的重要人物,他在德黑蘭被殺了,德黑蘭,是伊朗的首都,按理說,那里應該是他最安全的地方。
可他就在一個被認為是“安全屋”的地方,被人給端掉了,手段干凈利落,這事怎么發生的?沒人能想明白。
就在2024 年 10 月 1 日,伊朗前總統馬哈茂德?內賈德身處土耳其,出現在了 CNN 的鏡頭前,全世界都以為這只是一次普通的政治作秀,是一個失意政客的垂死掙扎,內賈德這一次并未發表豪言壯語,而是拋出了一個驚人的猛料,直刺伊朗權力的心臟。
“我們的情報和安全部門,已經被以色列的摩薩德滲透成了篩子。” 內賈德此言一出,四座皆驚。他緊接著點名道姓,直指伊朗內部負責反間諜工作的某位高級負責人,稱其本人就是以色列間諜,手下還牽扯著至少 20 名雙重間諜。
這一言論的殺傷力極大,它似乎向全世界解釋了為何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能在德黑蘭的 “安全屋” 內被精準刺殺。內賈德以最直白的方式告知眾人:伊朗高層有內鬼,而且此人位高權重。
這次采訪之后,內賈德便如同 “消失” 了一般。他的社交媒體停止了更新,公眾視野中再也看不到那個慷慨激昂的身影。從 2024 年 10 月到 2025 年 10 月,整整一年時間,他仿佛 “人間蒸發”。那個曾經在聯合國講臺上痛斥美國霸權,聲稱要 “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 的硬漢,徹底沉默了。
![]()
很多人對內賈德的印象,還停留在他擔任總統時的強硬姿態。他出身草根,來自鐵匠家庭,通過自身努力,從德黑蘭市長一路升至伊朗總統。
他的崛起,是伊朗政教合一體系下民粹主義的勝利。內賈德大力補貼窮人,改善底層福利,高舉反美大旗,一度贏得了民眾和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青睞。
權力似乎改變了內賈德,他的野心不止于做一個聽話的執行者。在伊朗的權力結構中,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處于塔尖,總統的權力受到諸多制約。但內賈德卻試圖挑戰這一權力天花板。早在 2009 年他連任總統后,裂痕就已出現。
他力排眾議,提拔自己的親信馬沙伊擔任第一副總統,結果在哈梅內伊的干預下被迫作罷。此后,內賈德希望立法限制教士過多參與世俗政治,這直接挑戰了哈梅內伊的根基,提案被否決也是必然的。
2011 年,內賈德與哈梅內伊的矛盾徹底公開化。內賈德想撤換自己不滿的情報部長,卻被哈梅內伊直接否決。這讓內賈德顏面盡失,他以拒絕出席公務活動的方式進行抗議。
更有甚者,內賈德還將矛頭對準了哈梅內伊的兒子,指責其 “挪用國庫資金”。這場斗爭的結果是內賈德一敗涂地,他不僅失去了最高領袖的信任,還因反腐觸及了革命衛隊的利益,得罪了軍方實力派。
此后,內賈德被安排在 “確定國家利益委員會”,看似體面,實則被架空。但他心有不甘,分別在 2017 年、2021 年以及 2024 年萊希總統意外身亡后的選舉中,三次報名參選,然而均被憲法監護委員會取消資格。
2024 年 6 月,當內賈德第三次登記參選總統時,他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舉動。這位昔日的 “反美斗士” 公開表示,如果當選,他準備在 2025 年與美國新總統展開對話,結束兩國長達數十年的對抗。
這一轉變可謂是 180 度,那個曾經將批評美國作為自己政治標簽的人,突然想要握手言和了。這背后,是內賈德政治路線的徹底破產和無奈的投機。
他與哈梅內伊代表的保守派核心徹底決裂,失去了原有的基本盤,為了尋求出路,他試圖通過展現開放姿態,吸引一部分改革派和中間派的支持。
但他的這一做法并未奏效,保守派和哈梅內伊認為他是一個不可控的危險因素,而改革派也不信任這個曾經打壓異己、奉行強硬路線的前總統。最終,內賈德的參選資格再次被否決,重返權力中心的最后一條路也被堵死。
或許是出于徹底的絕望,內賈德在 2024 年 10 月 1 日接受了 CNN 的采訪,拋出了伊朗情報部門被滲透的猛料。而在這之后,關于內賈德的消息變得寥寥無幾。
![]()
2025 年 6 月,有報道稱以色列空軍空襲了德黑蘭,據說用的是鉆地彈,目標準準對準了內賈德的住所。雖然他的辦公室火速出來辟謠,稱 “前總統沒死”,但自那以后,他依然未曾公開現身。
事實上,內賈德并未真正 “人間蒸發”,他依然是 “確定國家利益委員會” 的成員,偶爾會在官方新聞的會議鏡頭里一閃而過。只是鏡頭里的他,面無表情,沉默寡言,與周圍的人毫無交流,仿佛一個被拔掉了牙齒和爪子的獅子,被圈禁在籠子里供人參觀。
![]()
內賈德的經歷,展現了伊朗政壇的復雜與變幻莫測。從曾經的體制 “寵兒”,到如今的 “邊緣人物”,他的轉變令人唏噓。而他所揭露的伊朗情報部門被滲透的問題,也為伊朗的國家安全敲響了警鐘。
這么多年來,內賈德在伊朗政壇,始終以一個“刺兒頭”的形象示人,他在當總統的時候,就想著削弱最高領袖的權威。卸任后,還是處處與哈梅內伊唱反調,已經有了“為了反對而反對”的苗頭。
這就導致,哪怕頂著“反美斗士”的名頭,內賈德也可以為了擠兌伊朗政府和哈梅內伊,公開表示自己愿意與美國接觸,在政治光譜上,突然就從極端強硬派,向改革派的溫和立場看齊。
但這種做法,并未讓內賈德在政壇站穩腳跟,反而是兩邊都不怎么待見他。別看哈梅內伊年事已高,他對政壇的控制整體還是非常穩的。
去年伊朗總統選舉前夕,內賈德突遭安全部隊軟禁,就足以說明,伊朗內部將內賈德視為一個“不穩定因素”。那么伊朗現在內憂外患齊齊爆發,改革派與保守派在明爭暗斗之余,還在關注最高領袖的“接班人”問題,內賈德在此時消失在輿論視線,就顯得十分耐人尋味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