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萬元級別的純電轎車市場,大眾ID.3(參數丨圖片)與比亞迪秦PLUS EV的競爭,早已超越了簡單的價格戰,演變為兩種造車理念與用戶價值的正面交鋒。當掛著傳統合資品牌光環的大眾ID.3放下身段,以接近國產車的價格闖入市場時,消費者的抉擇變得愈發微妙且值得深入探討。![]()
從最核心的駕駛質感出發,大眾ID.3展現了深厚的傳統造車功底。基于純電平臺MEB打造,它采用了后置后驅的布局,這與許多追求運動性能的豪華車相同,為其帶來了先天敏捷的操控特性。方向盤的指向精準,底盤緊湊且富有韌性,搭配五連桿獨立后懸掛,在過彎和經過顛簸路面時,能提供比秦PLUS EV更富樂趣和信心的駕駛感受。
相比之下,秦PLUS EV采用更常見的前置前驅布局,調校上更偏向于日常通勤的舒適與安穩,雖然在動力參數上稍遜于ID.3,但足以滿足家庭用戶對平順與安靜的基本訴求。![]()
在空間實用性上,兩款車則走向了不同的分支。ID.3作為一臺兩廂車,憑借2765mm的長軸距,在后排腿部空間上表現出色,幾乎達到了緊湊級轎車的上限。其后備廂在放倒后排座椅后容積可擴展至1267升,靈活性強,非常適合城市中需要裝載大件物品的場景。![]()
而秦PLUS EV作為標準的三廂轎車,擁有更長的車身,提供了規整的傳統后備廂,對于注重車輛傳統形態和獨立儲物空間的家庭而言,可能更具吸引力。![]()
深入到三電系統與續航層面,兩者的技術路徑差異明顯。ID.3搭載了由寧德時代提供的三元鋰電池,其特點是能量密度高,在同等重量下能提供更好的性能表現,CLTC純電續航為451公里。秦PLUS EV則使用的是比亞迪自研的磷酸鐵鋰刀片電池,以安全性和循環壽命見長,其510公里版本的CLTC續航里程在同價位中具備一定優勢。在能耗上,秦PLUS EV的百公里電耗普遍低于ID.3,這意味著長期使用的電費成本會更低。![]()
而在智能化的體驗上,比亞迪通常更懂得中國用戶的心。秦PLUS EV搭載的DiLink系統,以其可旋轉的大屏和豐富的安卓生態應用,提供了類似平板電腦的擴展性和娛樂性。大眾ID.3的ID. OS系統則邏輯相對簡潔,支持蘋果CarPlay,但在本土化應用的豐富度上有所不及。不過在智能駕駛輔助方面,兩車均達到了L2級別,具備全速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等功能,能夠有效緩解長途駕駛的疲勞。![]()
綜合來看,大眾ID.3與比亞迪秦PLUS EV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取向。ID.3是一款能夠帶給駕駛者樂趣的“精品電動小車”,它在操控、底盤質感和空間靈活性上的優勢,適合那些對駕駛感受有要求,同時看重品牌傳統工藝的消費者。而秦PLUS EV則是一位面面俱到的“家庭衛士”,它以更長的續航、更低的能耗和更本地化的智能體驗,牢牢抓住了務實家庭用戶的核心痛點。![]()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大眾開啟了以價換量模式,大眾ID.3配三元鋰電池,新車上市指導價12.988萬,灰白色,目前現金優惠31000元,店車店票,優惠后僅售9萬多,對于一款合資純電轎車來說,整體性價比超高,還要啥比亞迪秦PLUS?您怎么看呢?歡迎回復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