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阿里網友發帖稱:業績大好,近期公司的廁紙加厚了,從之前的薄薄兩層,變成厚厚的四層,再也不用一次卷好多,或者粘在手上了。
![]()
評論區有不少阿里員工現身說法,廁紙依然和之前一樣,鑒定為謠言帖。
![]()
![]()
![]()
![]()
這樣我想起了一位朋友通過觀察廁紙預測公司業績好壞,用他的話說:廁紙在一段時間的厚薄變化和提供與否,側面反映了公司近期發展的情況。他稱之為廁紙經濟學。
他舉了一個自己曾經親身經歷的例子。上家公司業績大降,行政群里發通知:公司廁紙占據行政費用一半左右,需要降本,廁紙從知名品牌換成那種一沾水就碎成渣小廠產品,擦完屁股感覺黏了一堆碎渣。并且限制每個人的用量。又過了半年左右,直接開啟 “無紙時代”,員工自備廁紙。今年春節過后,終于從最開始行政支出降本變成了人力資源降本,開啟了裁員。而這些變化,都能在一個小小廁紙中尋找到蛛絲馬跡。
一位網友發文:她的公司正在經歷有點味道的“降本增效”。
原因就是老板提出了優化辦公成本,HR就把原本放在廁所隔間里的卷紙撤走了,改到門口處了。所以現在同事上廁所的習慣變成了進廁所,先扯幾節紙,然后再掛到隔間門的掛鉤上。導致的狀況,有些人怕不夠用,一次扯好多,剩下沒用完的掛在上面。還有一些人是廁所上到一半,突然發現沒紙了。半兜著褲子去門口又扯了好多,用不完的也掛在上面。現在的情況,每次打開廁所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圈紙,歪歪扭扭地卡在掛鉤上,長長地垂下來,隨著開門、關門產生的氣流晃蕩;有的同事沒有用完,剩下的兩三節紙懶得掛就直接扔到垃圾桶里。HR每月末統計耗材發現,廁紙用量不降反升,老板的原意想通過 “集中管控” 實現的降本,到頭來變成了“赤裸裸”的浪費。
![]()
總結:廁紙的薄厚、擺放位置、是否長期提供,看似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背后卻隱藏著員工對公司經濟好壞的感知。
當然,這里面還有另一種情況,那就是為了避免員工無限制薅公司“羊毛”。前不久,有網友爆出比亞迪食堂嚴格限制員工對紙巾的使用,每人限抽兩張,并且有攝像頭監控。正當大家一頓指責時,有員工道出了內情。
![]()
員工A:之前在食堂吃飯的時候,有些人真的一抽就是一打,補紙的速度跟不上抽的速度,就吃個飯擦個嘴有時候都搶不過,搞不懂搞不懂。
員工B:在制造業待過幾年,這么說吧,如果沒有管控,剛添上的紙半小時之內就會全部消失,不要高估某些貪便宜的人的素質。
員工C:這玩意兒是食堂吃完飯給你擦嘴用的,不管的話真有人一次抽一打走,而且這里人員流動很快,抽的多的人還會礙著后面的。雖然這公司問題很多但是這個規定100%是利大于弊。
作者:大喇叭;編輯:思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