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博被籃網裁了,這事兒一點也不意外。
很多人罵蔡崇信,說他就是利用曾凡博給中國賽造勢,賺一波流量就扔。這話說得有道理,但光罵老板沒用,問題的根子在哪?說白了,還是實力不夠。
人家籃網壓根就沒想過要你,從頭到尾就是一場秀。可你自己要是真有那個金剛鉆,誰敢把你當瓷器活兒使喚?現在的情況是,別說曾凡博,就是崔永熙這種級別的鋒線,想在NBA站穩腳跟,比登天還難。
為啥?曾凡博連最基本的持球進攻能力都不穩定。在NBA那個怪物叢林里,個個都是能自己掄著球解決問題的狠角色,你一個只能等球投的定點射手,機會在哪?
![]()
當然,回到CBA,他絕對是爺。北京首鋼那邊早就眼巴巴盼著了,許利民指導都說了,隊里一個外援名額遲遲不定,就是在等曾凡博的消息。
現在人是回北京了,但心還在外面。
他有兩條路,一條是去NBA發展聯盟繼續熬,另一條是學余嘉豪,跑去歐洲聯賽闖蕩。但哪條路都不好走。關鍵是年齡,22歲,在NBA已經不算什么潛力新人了。幾年前他還在美國高中聯賽里排得比現在好些NBA球員都高,可那都是過去式了。時間不等人,再沒打出來,這輩子可能就這樣了。
所以他大概率不會回首鋼那個“舒適區”,他還想再拼一把。
![]()
說到拼,就得提余嘉豪。
小余的處境,比曾凡博還難。曾凡博在中國賽好歹還有高光時刻,余嘉豪在西班牙打了三場球,數據和上場時間是肉眼可見地往下滑。
第一場,打了23分鐘,拿了9分3籃板。還行。
第二場,就只剩4分4籃板了。
到了第三場,上場時間縮水到13分鐘,可憐的2分2籃板。
什么意思?他在CBA那套靠著身高和體重碾壓的打法,到了歐洲聯賽,連湯都喝不上。人家那邊強度一上來,他移動慢的弱點被無限放大,根本沒法主動創造機會。
他不想改嗎?想,但有些東西是天生的,比如速度。這就尷尬了,再這么下去,他可能就成了個上場時間只有個位數的邊緣人,甚至被裁掉都是隨時可能發生的事。
![]()
這么一對比,楊翰森在NBA季前賽的經歷就更有意思了。
楊翰森算是這幾個人里目前看著最順的,移動和持球能力都比余嘉豪強。前兩場季前賽打得也不錯,第二場甚至單節砍了14分,一度讓人看到了希望。
結果第三場,立馬被打回原形,11投4中,9分6籃板。
第四場更是一盆冷水直接澆頭頂上,打了15分鐘,拿了3分,還跟第一場一樣,6次犯規被罰下場。
這盆冷水,不光是澆在楊翰森頭上,是澆在了所有人的頭上。
一招鮮吃遍天在NBA根本行不通。都說楊翰森的策應像“小約基奇”,但這有個大前提,約基奇自己是個無解的進攻大殺器,防守人不敢放他,他才能舒服地傳球。
![]()
楊翰森呢?高強度對抗下,他自己的進攻穩定性都保證不了,那傳球的威脅性就直接歸零。別說跟人家克林根爭時間了,球隊隨時可能把他下放到發展聯盟去練級。
所以你看,曾凡博、余嘉豪、楊翰森,我們這三個最有希望的年輕人,在外面同時撞了墻。
這不是誰運氣不好,也不是誰不努力。
這就是現實的差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