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最尷尬的就是荷蘭政府了。他們原本以為只是配合美國大哥演場戲,沒想到戲臺子快要塌了。大眾、寶馬這些行業(yè)巨頭,最近竟集體放低姿態(tài),向中國有關部門“求情”,懇請取消對安世半導體的出口限制。這些車企平時在供應鏈里話語權十足,如今主動“求情”,顯然是真的急了。更讓荷蘭頭疼的是,安世的生產鏈路早跟中國綁成了“共同體”:歐洲工廠只負責造芯片半成品,80%的封裝測試都得送到東莞工廠完成。全球每天超過2.5億顆芯片從這兒發(fā)往各地。
![]()
荷蘭搶到手的只是“股權空殼”,真正的生產命脈被穩(wěn)穩(wěn)攥在了中國手里。有消息說寶馬的芯片庫存最多撐不過三個月。歐洲汽車協(xié)會據說已給荷蘭發(fā)出警告,要么找到替代方案,要么賠償每天4000萬歐元的損失。荷蘭這次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說實話,荷蘭在這件事上也是被美國當槍使了。就在荷蘭行動前一天,美國剛剛升級了出口管制“穿透性規(guī)則”。而早在去年12月,美國已將聞泰科技列入實體清單。
![]()
美國推動“友岸外包”,歐盟強化《外國直接投資審查條例》,中國企業(yè)海外資產的安全系數正在系統(tǒng)性下降。但荷蘭可能沒想明白,在中美兩個大國之間選邊站,最終受傷的只會是自己。中國手握稀土這張王牌,正從“資源供給者”向“循環(huán)規(guī)則制定者”轉變。而荷蘭呢?既得罪了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又惹惱了本國的汽車制造商,還讓自己的商業(yè)信譽在國際上大打折扣。這種賠本買賣,也只有荷蘭這種“聰明人”做得出來!
![]()
說實在的,我一點都不同情荷蘭現在的處境。這完全是他們自作自受!當他們配合美國搶奪中資企業(yè)的時候,想過會引發(fā)如此嚴重的后果嗎?當他們以莫須有的“國家安全”理由凍結資產的時候,考慮過這會破壞全球供應鏈嗎?現在好了,歐洲車企要芯片,阿斯麥要稀土,中國要公平對待。荷蘭就像夾在三明治中間的肉片,被上下擠壓,喘不過氣來。
![]()
接下來的戲碼很簡單:要么荷蘭低頭認錯,解除對安世的凍結;要么繼續(xù)硬扛,看著本國和歐洲的汽車產業(yè)一步步陷入停滯。我相信荷蘭最終會做出“正確”的選擇——畢竟,在利益面前,面子算什么?至于那些還在幻想跟著美國大哥就能吃香喝辣的人,這次可以好好看看荷蘭的遭遇了——當炮灰的滋味,不好受啊!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