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這篇文章與美國的大多數媒體觀點都是截然不同,因為美國媒體直接拋出了一篇非常符合實際且能令美國深思的文章。美國《國家利益》10月18日刊發了一篇題為《與中國的戰爭前48小時可能會非常慘烈》的文章。文章的作者認為,中國的導彈與無人機數量足以在開戰頭兩天內讓美軍損失慘重,所有海外基地、補給點和指揮系統都有可能被打癱。
![]()
對此文章警告稱,如果中美之間爆發戰爭,美國必須得能扛過第一波。顯然對于美國媒體拋出這樣的觀點,其實對美國應該是一種警醒的作用。要知道這對于美國媒體的整體觀點來說,美國媒體是不相信在中美未來發生軍事沖突之后,美國可能會面臨悲慘局面的結果,他們絕大多數依然相信,美國的軍事實力還在中國之上,更不會想到美國會被中國徹底打癱。
![]()
要知道隨著最近幾年,中國在軍事領域亮相了太多的軍事裝備,也讓我們有進一步了解,中國軍事裝備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反超美軍。以常規軍事力量來說,中國在很多技術領域已經走在美國前列,比如從空軍角度來看,中國已經試飛第六代戰斗機,殲36和殲50已經甩開美國一條街。而且,中國的第五代隱身戰斗機殲20的作戰能力要超過F22,甚至美國公開承認殲20S雙座型是“五代半”戰斗機。
![]()
可以說中國在空軍領域已經超越美軍,這絕不僅僅是中國試飛了兩款第六代戰斗機,而是中國已經大量裝備了隱身戰機。按照外媒的猜測,目前中國空軍已經裝備了200架以上的殲20戰斗機,這一數量已經超過美軍的187架F22戰機的數量。而且中國的第二款隱身戰斗機殲-35也已經開始大量生產,殲-35戰機的作戰能力是超過美軍的F35,而中國產量要追上美軍根本就不是什么難題。
![]()
陸軍方面,中國在地面的軍事力量,恐怕沒有哪個國家敢跟中國叫板,就包括當今的美國也是如此。我們看到這次在天安門亮相的中國第四代主戰坦克,更是把信息化和主動作戰能力發揮到了極致。而美國根本就沒有第四代主戰坦克,拿什么跟中國比呢?再加上中國大量的無人作戰裝備,這幾乎讓中國在地面作戰當中如虎添翼。
![]()
而海軍方面,中國海軍的055萬噸大驅,其作戰能力上已經超過美國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和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差距無非就是海軍艦艇數量上,特別是美國擁有11艘核動力航母,中國也僅有三艘航母,且都為常規動力。但是隨著福建艦航母已經電磁彈射了第五代隱身戰斗機,這也意味著 中國必然會加速電磁彈射航母的建設,未來的004和005很可能就會是核動力航母,徹底追平與美國在海軍方面大型艦艇數量的差距。
![]()
美國媒體的文章認為,中國的遠程打擊能力已經非常強悍,完全可以對美軍形成一種強大的打擊能力。而文章的觀點也認為,美國這些年來一直都是在以大欺小,就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遭到攻擊。對此,美國的軍事行動只強調進攻,從未想過自己要進行防守。對此美國媒體這篇文章認為。美國應該改變冷戰以來美軍追求的速勝戰略,反而美國在面對與中國的戰爭當中,美軍未來需要構建一種打不死的體系,要學會如何在被重創后繼續戰斗。
![]()
顯然美國媒體考慮得相對比較實際,畢竟當前中國所擁有的遠程軍事打擊能力,足可以讓美軍在雙方爆發軍事沖突的48小時內遭到慘重打擊。而且美美的文章認為,中國的戰略縱深強大,中國的工業能力全面,完全可以做到沿海地區遭受打擊,依然可以由內陸來支撐軍工產業。中國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將會為戰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這一點是美國根本不具備的,即使是美國想要打造這樣的供應鏈也不現實。
![]()
而且美國面臨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軍事資源過于集中。特別是琉球群島、關島、夏威夷這些關鍵節點,一旦這些節點被中國全面摧毀,那幾乎就意味著美國將會失去太平洋。對此,美國媒體的文章觀點就認為,美國必須扛得住這48小時,美國在激活自己的軍事工業,與中國打消耗戰,也許還有耗下去的可能。否則美君無論怎樣遭遇慘敗,那就代表著美國霸權徹底瓦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