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嗎?一位在世界科學界大名鼎鼎的物理學家,居然能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坐在一起,暢聊科學與哲學,而且這一聊就是一個半小時!這可不是什么電影劇情,而是真實發生在1973年的事兒,主角就是楊振寧和毛主席。
話說在那個年代,中美關系還比較緊張呢。可楊振寧心里一直惦記著祖國,就盼著能回來看看。1971年,機會終于來了,美國政府把去中國的禁令給取消了,楊振寧那叫一個激動啊,馬上就給父親寫信,說自己想回國。他父親也不含糊,趕緊向上級匯報,最后經過周總理批準,楊振寧可以去加拿大或者法國的中國大使館辦理回國手續。就這樣,楊振寧成了當時美籍知名華人里第一個訪問新中國的人。
![]()
楊振寧
回到祖國后,周總理那可是相當重視,親自安排他的行程。你猜楊振寧第一個見到的是誰?哈哈,是他的老伙計鄧稼先。這倆人的關系可不一般,那可是發小啊,都是安徽的知識分子家庭出身,還先后在崇德中學和西南聯大讀過書,后來又都去了美國深造。在國外的時候,他們就經常來往,感情好得沒話說。楊振寧呢,因為額頭大,大家都叫他“大頭”;鄧稼先呢,性格憨厚,被叫做“老憨”,這倆外號是不是還挺有意思的?
楊振寧在理論物理這一塊那是相當牛,他和李政道一起提出的宇稱不守恒理論,直接拿了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這可不得了,讓全世界都看到了咱中國人在科學上的智慧和本事,給中國科學家長臉了啊。而鄧稼先呢,走了一條不一樣的路,他選擇回國搞原子彈研究,隱姓埋名二十多年,帶著團隊克服了無數困難,最后成功搞出了原子彈和氫彈,成了咱們的“兩彈元勛”。他這一奉獻,可就為中國的國防安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讓咱們在國際上說話都更有底氣了。
1971年楊振寧回國訪問的時候,就問了鄧稼先一個問題,說中國的原子彈是不是有外國人幫忙啊?鄧稼先也是謹慎,請示了上級之后,專門給楊振寧寫了封信,信里明確說沒有外國人參與,都是咱中國人自己干出來的。信的最后,還寫了一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同途”,這句話可把楊振寧給感動壞了,一直記到現在。
![]()
楊振寧回國后,還和周總理進行了長時間的會談。周總理為啥這么重視他呢?這里頭有兩個原因。一是楊振寧名氣大啊,拿了諾貝爾獎,國際影響力杠杠的,通過和他交流,咱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國際科學前沿動態,也能讓世界了解新中國的科技發展理念和成就。二是楊振寧的岳父是杜聿明,杜聿明被特赦后,周總理覺得他在臺灣解放事業上可能會起作用,所以對楊振寧也格外關注。在會談中,周總理那叫一個親切,問了楊振寧在國外的生活和工作情況,還聊了國際形勢、中國的發展啥的。楊振寧也從周總理身上感受到了新中國領導人的智慧和胸懷,對祖國的認識又更深了一層。
不過要說最讓楊振寧難忘的,還得是1973年那次拜會毛主席。那時候毛主席都80歲高齡了,身體也不太好,一般都不見客了,但楊振寧的請求居然被批準了。7月17日那天,在周總理和周培源的陪同下,楊振寧來到了中南海書房見到了毛主席。
![]()
一見面,楊振寧就被毛主席的氣場給震撼到了。你別看毛主席不是搞科學的,但他對科學那是相當感興趣,而且了解得還挺深呢。在一個半小時的會見里,他們從哲學聊到物理學,再聊到怎么做研究,那話題可廣了。毛主席還問了楊振寧好多物理學領域的專業問題,像宇稱的守恒、非守恒問題,光子的性質,質子的可分與不可分性啥的,這些可都是當時物理學界的前沿問題啊,毛主席居然都能跟楊振寧深入探討,這讓楊振寧特別驚訝,也特別敬佩。
楊振寧后來回憶說,毛主席對于他能在世界物理學上做出貢獻,特別高興,還說中國是按照理想主義來處理科學的,希望科學成果能為全人類做貢獻。你瞧,毛主席這視野多宏大,情懷多高尚啊。
等見面快結束的時候,毛主席拉著楊振寧的手說:“我年輕的時候也想從事科學工作,為國家和人民作出貢獻,但因為種種原因都沒能實現,可今天看到你,我很高興,衷心感謝你,你對世界是有貢獻的。”就這么一句話,說得楊振寧心里暖乎乎的,特別感動,這也成了他記憶里一輩子都忘不掉的事兒。
![]()
在楊振寧看來,毛主席和周總理的風格還不太一樣。周總理和他聊天的時候,更多的是問一些在美國的生活等實際問題,特別注重細節;而毛主席呢,則更喜歡從哲學層面去探討問題,那思維相當開闊,總是從大處著眼。這兩位領導人,一個細膩,一個大氣,都給楊振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實啊,楊振寧這一輩子,和祖國的緣分那是剪不斷理還亂。他雖然長期在國外,但心里始終裝著祖國。這次回國訪問,特別是見到毛主席和周總理,還有自己的老朋友鄧稼先,讓他對祖國的感情又加深了許多。他也意識到,自己搞科學研究,可不只是為了個人的成就,更是為了祖國和全人類的利益。
從那以后,楊振寧多次回憶起和毛主席的這次會見,每次都感慨萬千。他覺得毛主席雖然不是專業的科學家,但對科學的那種熱情和洞察力,真的很少有人能比得上。而且毛主席的那些話,也一直激勵著他在科學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
你說,這是不是一段特別傳奇的經歷?兩位不同領域的巨人,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來了一次思想的碰撞,這故事聽起來是不是特別帶勁?它不僅讓我們看到了楊振寧的個人魅力和科學成就,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毛主席等老一輩領導人的智慧和胸懷。這就是歷史的魅力啊,總是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和感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