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米粉,完全是路見不平。
雷軍的口碑問題,輿論漩渦90%都是炒作出來的,還有一部分人純粹是湊熱鬧。
自從有互聯網以來,這個世界上就有了“網民”這個詞:
他們胸懷大志,他們碌碌無為;他們聰明睿智,他們一無所知;他們熱情洋溢,他們冷漠無情;他們悲天憫人,他們自私涼薄;他們事事關心,他們坐井觀天;他們自高自大,他們妄自菲薄;他們自命不凡,他們自以為是;他們自欺欺人,他們執迷不悟……
雷軍過去一呼百應,萬人追捧,為什么?
因為很多人是把他當成了現實中的“爽文主角”,很有代入感。
![]()
現在的雷軍不一樣了,如果說金山時代的雷軍還是普通人,可以佩服但遠遠稱不上仰望。
等他從金山出來做投資人,也只是“江湖輩分”高一些,有些名氣,這樣的人不知有多少。真正讓雷軍一鳴驚人的是他創業做小米手機的時候,他真正是有了所謂的“粉絲”。
你想啊,當時蘋果手機好是好,但價格太高了,民間有大量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雷軍就看到了這個市場機會,踩中了風口。
2011年8月16日,當雷軍把1999元的售價打出來的時候,他就被捧上了神壇。
要知道當時iPhone 4S的價格是4988元,于是大家把雷軍當成了“科技平權”的英雄,后來一些人想要復制雷軍的成功,可惜他們沒有做到。
多年后,雷軍開始造車了,造手機的時候對標蘋果,造車的時候對標特斯拉,更高的配置,更低的價格,于是又大獲成功。
![]()
而且因為之前累積的勢能,小米汽車比過去的小米手機更為成功,限制小米汽車發展的主要因素竟然是產能跟不上。
它甚至都不需要經銷渠道押庫存,因為供不應求,沒有庫存,真是幸福的煩惱。
除了手機和汽車,雷軍做空調、家電等產品也非常成功,雷軍現在好像是無論做什么都能賣火爆,我懷疑哪怕雷軍去賣襪子、鞋子都能賣斷貨。
在存量博弈的時代,這就難免招人嫉恨了。
俗話說,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你雷軍這么強,你多賣貨就意味著別人的市場少賣貨,所以雷軍就面臨“成吉思汗式”的困境。
雷軍在汽車圈也有朋友,可貌似他的對手更多。
![]()
本文不多說雷軍的商業競爭,老方說雷軍在網民和大眾印象里的改變,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地方。
在過去,雷軍是上升期,這就像一個玄幻小說的主角一路升級打怪,遭遇低谷和挫折,這天然讓大家覺得這是自己人,因為有情感共鳴。
但挑戰者和勝利者是不一樣的,現在的雷軍還能把自己當成普通人看待嗎?
哪怕你這樣想這樣做,別人眼里也不能如此看你了,因為你太成功、太牛了,到了雷軍這種高度,可謂“一個能打的都沒有”,高手寂寞,寂寞如雪。
這就叫距離感,到了這個地步,雷軍的演講功力還在,但大家的心態、眼光和視角都變了,沒法跟你達成共鳴。
高處不勝寒,對于那些類似高度的企業家和成功人士而言,雷軍是旗鼓相當的“自己人”,大家一個層面上,但月薪幾千塊的普通人怎么還能把雷軍當成“同類”呢?哪怕雷軍肯放低身段給你開車門。
![]()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雷軍哪有什么錯呢?
如果說有錯,那錯就錯在太強了,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其實很難。
不是你不愿意,而是大家覺得你不一樣了。老方說你可以改變自己,但你改變不了別人對你的看法和態度。現在再說自己有多么“不容易”,不相信“強者恒強”,真的讓人很難共鳴了。
所以就當個霸道總裁吧,這么多年,曾經的“中關村勞模”也已經登頂了,成功人士就要有成功人士的派頭,人中龍鳳就是人中龍鳳,大家都是要與時俱進的,什么山唱什么歌。
如果還有什么不足,那就是營銷吧,營銷強是客觀的事實,不需要否定,何況喬布斯也講過營銷很重要,在這個很復雜而喧囂的世界上,你沒多少機會讓人們真的能記住你,要打造品牌,就需要對世界輸出自己的價值觀。
雷軍想讓大家記住小米什么呢?“真誠熱愛”或許有些籠統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