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業后,我一直渴望能有第一個20萬。
文/cicy
1.
說個不爭氣的話,我沒想過我能存100萬,對于我來說,能存20萬,就已經非常非常厲害了。
我刷到網上,很多人說個人存款四五十萬都是一種常態,是普遍現狀了,我忍不住看向我自己,總覺得是我在拖后腿。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想說,要存20萬,真的挺難的。
分析一下,普通人的工資大概率也不會太高,就算是5000已經很不錯了,一年下來也就是6萬左右,這個錢還要支撐我們一年的所有花銷。
如果是在外地打工,還還要刨除房租、水電燃氣物業費這些費用,平時的衣食住行等等,一年當中還會有很多不確定事件發生,比如隨份子、生病住院、學習一些技能交學費等等。
不算多的,按照一個月3000消費是肯定要花的,有的時候也會用超,這樣一年來實實在在能存下的錢也就兩三萬。
而且這還是在單身的情況下,如果結了婚呢,家庭開銷就更大了,有很多孩子需要花的錢,再普通的家庭,都不會不愿意給孩子付出,有了孩子后的開銷就變得更沒有控制了,有的家庭一年到頭辛苦打工,到年末看,根本攢不下一分錢。
別覺得我在夸大其詞,這是真的。
我有個朋友就是這樣,他婚后,老婆為了照顧家庭只能找份時間自由的工作做,一個月拿到手只有2000左右,他自己的工資也不算很高,扣除五險一金4500元,兩個人加起來勉強能夠一家人的生活。
可小孩如果生個病,住個院,他們的生活就一下子陷入谷底了。
就這樣,他們不敢生病,不敢高消費,也不敢去旅游,日子過得平平淡淡,一年到頭來仍然攢不下錢,去年過年,兩個人咬著牙給對方父母都給了2000元的紅包,手里剩下的錢更是沒多少了。
也許五年,十年后,差不多能存到20萬。
2.
小區樓下的張姐,是在超市做理貨員的,每月工資4500塊,丈夫在工地打零工,收入不穩定,有時候高,有時候低,兩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存20萬給剛上高中的兒子留著。
可眼看他們的兒子快高考了,銀行卡里的數字還沒到5萬,每次聊起錢,張姐都搖搖頭:不是不想存,是根本存不下,錢就像指間的沙,不知覺中就沒了。
張姐的日子,是很多普通人的縮影,每月工資到賬,先被扣掉2000塊的房租,剩下的錢要掰成好幾份,孩子的伙食費,教輔資料費每月得1000塊,老兩口的降壓藥,感冒藥不能斷,每月也得300塊。
再加上水電燃氣、柴米油鹽,算下來基本剛夠糊口,遇上孩子感冒發燒什么的,一次就要花掉大幾百,或者老家親戚有事隨份子,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別說存錢,能不超支就已經不錯。
幾個鄰居都在樓下相互吐槽著,其實普通人存不下20萬,不是不夠努力,而是生活里的開銷太多了,工資漲幅趕不上物價上漲,房租、教育、醫療每一項都要花錢。
偶爾的意外支出更是讓存款計劃泡湯,想要存下錢,得學會給生活做“減法”,比如減少不必要的聚餐,理想消費等等,但更重要的是,要慢慢存錢。
對于普通人來說,存20萬或許要花5年、10年,但只要不放棄,每一筆小積蓄,都是對抗生活不確定性的底氣,日子是一步步過的,錢也是一分分攢的。
慢慢來,總會離目標越來越近,最后想說,下個月我發了工資,馬上就能存到人生中的第一個20萬了,這也算是我工作幾年來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了。
未來還會有更多個20萬在等我,我相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