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極目新聞】【中華網】(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今天早上才看了辟謠,真希望能再辟謠一次啊。”
“楊振寧先生這顆科學界的巨星,終究是隕落了。”
10月18日,享譽世界的物理學家楊振寧逝世,享年103歲。
![]()
西湖大學為他發文悼念,其和清華大學的官網也轉為了黑白。
各方媒體爭相報道,億萬網友更是用一句句沉重的“一路走好”表達著對他的不舍。
![]()
而楊振寧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影響力,無外乎是他對中國乃至世界所做出的貢獻。
早在1952年,楊老就拿到了一年一萬美金的薪水。
什么概念?新中國要賣200噸小麥才夠他的工資。
就是在美國,楊老一個人的年薪也足以頂得上3個中產家庭的總收入。
![]()
那么楊振寧的薪水為什么那么高?
影響力如此大的他,究竟又有怎樣傳奇的一生?
![]()
高薪的背后
“中國需要科技人才,我希望你能回國。”
在1960年春,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向楊振寧提出了想讓楊振寧回國的想法。
可楊振寧不但接連兩次都拒絕了父親的提議,甚至后來還加入了美國籍。
這究竟是為什么?
![]()
楊振寧出生在1922年,父親楊武之是大學教授。
小時候楊振寧的成績就十分優異,后來更是跑去了西南聯大念書。
朱自清、聞一多和羅常培教大一的國文,吳有訓教大二的電磁學……
![]()
在西南聯大6年,楊振寧學習十分努力。
畢竟在那個特殊年代,能坐下來讀書就很是不易。
楊振寧和他的父親楊武之一樣,也通過自己的努力成了留美生。
可他跟父親不同的是,父親選擇了學成歸國,可他卻連中國國籍都不要了。
那是1950年,美國禁止所有獲得博士學位以上的華裔返回中國。
而楊振寧早在1946年就獲得了博士學位,并且那還是他剛來到美國的第2年。
后來加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后,奧本海默又十分欣賞他,于是他便留在了美國。
1950年春,楊振寧收下了奧本海默為他開出的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為期5年的聘書。
![]()
先是成為永久研究員,后來又升任為教授。
楊振寧的科研實力有多強?其實看看美國給他開出的年薪就知道了。
![]()
1952年的時候,美國家庭的平均年收入才3300美元。
可楊振寧自己的年薪就飆到了1萬美元!
要是把這1萬美元放在當時的中國,這些錢更是能買下足足200噸小麥。
![]()
200噸的小麥研磨成粉,那可是上百萬斤的面粉。
用這些面粉蒸出來的饅頭,不夸張地說,供一個小城市的人吃上好幾個月都沒問題。
但你以為楊振寧是因為這才不回國的嗎?
![]()
不是他不想回來,其實是因為當時國內不具備一定的研究環境。
事實證明,楊振寧的決定是對的。
![]()
1957年,楊振寧和李政道一起憑借“宇稱不守恒”理論;
共同成為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
此事轟動了全球,畢竟這可是華人第一次站上諾貝爾獎的領獎臺。
![]()
1960年的春天,楊武之勸楊振寧回國,說中國正需要科技人才。
等到1962年,楊武之再次針對回國一事對楊振寧進行勸說。
但為了學術發展,楊振寧還是選擇了留下,兩年后,他便正式加入了美國國籍。
那時候的楊振寧42歲,而距離他回到中國還有32年。
![]()
而后來楊振寧的回國僅僅只是想“落葉歸根”嗎?
恐怕不見得……
![]()
為中國所做出的貢獻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楊振寧就多次在香港進行訪問和講學。
1986年的時候,他還接受了香港中文大學的聘請,成了該校的“博文講座教授”。
一年在香港居住3個多月,楊振寧早就為中國科學和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行動。
![]()
據權威媒體報道,從1980年開始楊振寧就開始對中國學者進行了資助。
有利氏獎金、應行久夫人獎金、葛任門獎金、方樹泉獎金等獎項。
資金是楊振寧從香港、美國等地募捐籌集而來。
他會為每個達到要求的中國學者,每年提供12000美元的獎金。
![]()
這80多位受到資助的學者,來自國內多所高校。
包括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大學和蘭州大學等。
在這些學者中,有不少人此后都有了出色工作。
比如谷超豪、楊福家、王元和孫昌璞等人,他們先后都成了中國科學院的院士。
![]()
而且即便楊振寧退休之前是在美國,但他在那研究出來的物理成果并不是美國獨享的。
他所研究出來的東西是世界共享,這是他對世界做出的貢獻,也是他對中國做出的貢獻。
而為了進一步為中國的科學和教育事業做貢獻,楊振寧回國了。
![]()
1996年,楊振寧訪問了清華大學,針對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的組建事宜進行了討論。
一年后,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楊振寧被任命為這所研究中心的名譽主任。
2002年,清華大學在“勝因院”為楊振寧修建了一棟兩層樓別墅,并為它取名為“歸根居”。
次年,楊振寧帶著他的夫人正式在清華園定居,還成了清華大學的全職教授。
![]()
2004年,楊振寧獲得在中國永久居留證。
2015年4月1日,美國國籍也跟他再沒了關系。
雖然那時的楊振寧已經93歲了,但他依然在學術的舞臺上努力著。
親自教學培養人才,積極充當中美學術交流的橋梁。
![]()
楊振寧不僅自己回來了,他還介紹了不少別的領域的科學家回國。
靈圖獎的獲得者姚期智,就是在楊振寧的介紹下回來的。
![]()
這時候可能會有人猜測,楊振寧為國家做了這么多貢獻,工資一定很高。
可在楊振寧看來,錢并不能判斷一個人的價值。
為社會和人類進步做出的貢獻,才是衡量一個人該用的“度量衡”。
![]()
不過讓人惋惜的是,為中國做出這么多貢獻的他,竟如此突然地就走了。
縱使再多的溢美之詞,都阻止不了他生命的結束。
希望楊振寧老先生一路走好!
![]()
結語
他用公式拓展了人類認知的邊界,用知識的傳授回報了祖國對他的重視。
楊振寧先生為中國做出的貢獻值得我們銘記,楊老千古!
![]()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內容信息來源:【極目新聞】【中華網】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