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12時,一趟滿載哈薩克斯坦優質小麥、大麥等糧食產品的國際班列駛入長沙北鐵路貨場,標志著“哈薩克斯坦—霍爾果斯/阿拉山口—長沙”中亞回程糧食班列正式實現常態化運行,為我國中部地區糧食供給保障再添一條高效穩定的國際物流通道。
![]()
2024年以來,湖南進口糧食總量持續增長。為解決糧食進口環節多、周期長、成本高等問題,鐵路部門聯合地方政府及相關企業,共同推動中亞回程糧食班列的開行與常態化運營。自今年下半年班列實現常態化運營以來,開行頻次穩步提升,目前穩定在每周1列。據悉,隨著市場需求持續增長,班列密度有望在短期內增至每周3至5列。
“班列將哈薩克斯坦北部農區的優質原糧及加工產品直接運抵湖南,有效對接本土企業需求,為先導國貿、唐人神、海大集團等企業提供了穩定的原料保障。”國鐵廣州局長沙鐵路物流中心長沙北營業部集裝箱負責人徐文斌說。
![]()
在運輸時效方面,班列展現出顯著優勢。從哈薩克斯坦工廠出發,經霍爾果斯或阿拉山口口岸入境,全程運輸時間穩定在15天左右,較傳統模式效率大幅提升,有效降低了企業的綜合物流成本和庫存壓力。班列抵達后,鐵路部門立即啟動高效裝卸組織方案。
生產調度中心根據班列抵達時間,科學調配線路股道,確保班列優先快速對位。裝卸作業人員與機械設備提前30分鐘就位,雙門吊同步作業,實現“即到即卸”。裝卸作業完成后,貨物迅速轉運至中南國際陸港集拼中心倉庫進行分撥配送,無縫對接省內生產企業,真正實現從“中亞糧倉”到“湖南車間”的供應鏈貫通。
![]()
中亞回程糧食班列的常態化運行,是國際物流通道與服務區域產業深度融合的體現。下一步,鐵路部門將繼續深化與各方合作,依托這條高效通道打造輻射中南地區的糧食產品集散中心,為服務國家糧食安全、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運輸保障。
![]()
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融媒體中心出品
文圖:通訊員 孟祥琳 徐文斌
編輯:凌子旎
審核:趙岳
監制:曾佳梅
![]()
“鋼鐵糧道”再上新!“散改集”護航秋收果實
![]()
滿分微笑!她用心用情溫暖湘粵旅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