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2月,鄧小平逝世,全國為之悲慟。薄一波已年近九旬,聞訊后沉痛不已,在挽聯(lián)中寫下了八個字,寄托哀思,這幾個字雖然簡短,卻字字千鈞。
![]()
1937年,薄一波帶著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來到晉東南,一年后,鄧小平也來了,擔任一二九師政委,兩個年輕人成為并肩作戰(zhàn)的戰(zhàn)友。
1945年成立晉冀魯豫中央局時,鄧小平當書記,薄一波當副書記,又結下了深厚的上下級情誼。
1953年的全國財經工作會議上,薄一波被狠批,他很快看明白了,批評自己的兩個人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的目標是劉少奇和周恩來。
不想把事情鬧大,他干脆閉嘴不說話,會議收不了場,周總理很頭疼,毛主席出了個主意,叫鄧小平回來,當“救兵”。
鄧小平回來后,在會上發(fā)言了,邏輯順暢、思路清晰,說薄一波“再多錯誤,也不是路線錯誤”。大家被說動了,擺脫了干擾,開始客觀看待問題,后來搞事情的人野心敗露,誤會解開,毛主席也夸贊薄一波是好同志。
要不是老領導出面,這件事還不知道怎么收場,只靠自己的“啞巴”策略怕是行不通。薄一波本來就心懷崇拜,這一次會議后,他內心感激,敬仰之情更深了。
![]()
1978年,薄一波的冤案得到平反,第一個找他談話的人,就是鄧小平!老部下這一年已經70歲了,鄧小平沒讓他閑著,安排了任務:“你要當機械工業(yè)的‘秦始皇'!”
這是啥意思?其實就是讓薄一波在改革中,不要有所顧忌,放開手腳干大事。他也說干就干,用大半年時間跑遍全國調研,山西、內蒙、湖北……深入工廠和基層,寫出了《三十年經濟建設的回顧》。
如果沒有薄一波這樣的得力助手,改革大業(yè)會怎樣?當時黨內很多人都不理解特區(qū)構想。有人問:“引進外資,這還是社會主義嗎?”甚至還有更荒謬的說法,擔憂特區(qū)將來變成新殖民地。
想開拓新事業(yè),不可避免地會遇上阻力,巨大爭議中,薄一波成為最早支持特區(qū)建設的領導人之一。
1981年11月,薄一波親自跑到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考察。回來后,他很有信心,認為辦特區(qū)的決策是對的,有發(fā)展前途。
![]()
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在北京301醫(yī)院與世長辭,得知消息后,薄一波悲痛不已。這么多年的老戰(zhàn)友、一往無前的好領導,就這樣離開人世了。他在家里坐著,沉默了半個小時,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心緒穩(wěn)定下來后,薄一波讓家人扶著,走到書桌前,寫下了八個大字“一人千古,千古一人”。短短幾個字,卻產生了強大的感染力,讓人們心頭為之一震。
“一人千古”,表達的是對鄧小平的深切哀思,他代表了一個偉大的時代;“千古一人”,則是稱贊其成就大業(yè)、功勛至偉。薄一波還評價道:“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凡建非常之業(yè),必賴非常之人;而非常之人,必成非常之功!”
老年的薄一波很重感情,經常照顧其他老戰(zhàn)友的遺孀和兒女,這些人需要幫忙了前來求助,他都力所能及地出力。
有一些家屬寫書、出紀念冊,想讓薄一波提名,90多歲的薄一波哪怕眼睛都看不清了,還是顫顫巍巍拿起筆來書寫。
![]()
人之一生,若得一伯樂,是一大幸事。2006年,薄一波去世,大家前來吊唁時,他兒子說:“老人家想毛主席,想鄧大人了,他們終于能夠去見面去了。他一個人活在這邊太孤單了。”
參考資料:《薄一波評價鄧小平:“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