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仲秋,天氣逐漸轉涼,明顯能感覺到秋風帶了些涼意,早晚出門不添件薄外套都有些扛不住了。
![]()
對于咱們中老年人來說,秋天可是個需要格外注意飲食的季節,畢竟氣候干燥不說,身體的適應能力也不如年輕時,要是吃錯了東西,很容易出現口干舌燥、腸胃不適的情況。
今天就來跟大家好好聊聊,入秋后中老年人該怎么吃,重點是 “少吃 2 樣,多吃 3 樣”,照著做,幫你潤燥補水,舒舒服服健康過秋。
先說說咱們秋天要少吃的2樣食材,可能有些朋友平時還挺愛吃,但從秋季養生的角度來看,確實得控制量,它們分別是茄子和冬瓜。
一,茄子,
茄子的口感軟糯,做法也多,像魚香茄子、地三鮮里都少不了它,不少中老年人也喜歡這口。
但為啥秋天要少吃呢?從中醫角度來說,茄子性涼,秋季本身氣候偏涼,中老年人脾胃功能大多有所減弱,要是吃多了涼性的茄子,很容易加重脾胃負擔,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癥狀。
![]()
而且茄子還有個特點,它特別吸油,咱們平時做茄子,為了追求口感,往往會放不少油,比如紅燒茄子,一口下去滿是油脂。
秋季人們活動量相對減少,新陳代謝變慢,攝入過多油脂容易導致脂肪堆積,增加高血脂、高血壓等問題的風險,這對中老年人的健康可不太友好。
可能有朋友會說,那我少油做茄子行不行?比如蒸茄子,雖然能減少油脂攝入,但茄子涼性的本質沒變,秋天還是不建議多吃,偶爾嘗一兩口解解饞就好。
![]()
二,冬瓜,
冬瓜清熱利水,夏天吃特別合適,能幫咱們消暑解渴。可到了秋天,情況就不一樣了。
秋季的氣候干燥,人體容易缺水,而冬瓜的利水作用很強,中老年人本身津液就可能不足,吃多了冬瓜會加速體內水分的排出,反而會加重口干舌燥、皮膚干燥等秋燥癥狀。
![]()
而且冬瓜同樣性涼,秋天吃多了會損傷脾胃陽氣,導致脾胃虛寒,出現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問題。所以秋天,咱們就別再把冬瓜當家常菜天天吃了,等到來年夏天再好好享用它的清爽口感吧。
多吃3樣:
第一樣是養胃之物。
老話說:民以食為天,胃好身體才好,尤其是秋季,晝夜溫差大,冷空氣刺激容易讓胃部血管收縮,影響胃部消化功能,中老年人的胃更是脆弱,所以養胃特別關鍵。
適合秋天吃的養胃食材有很多,比如小米、南瓜、土豆、包菜等,這些食材都溫和養胃,做法也簡單,平時可以多安排上。可以做一些小米粥,南瓜粥,南瓜餅等,土豆和包菜配上肉炒著吃,味道也非常不錯。
![]()
第二樣是潤肺之物。
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寒露過后,天氣越來越涼,同時空氣中的濕度也大大降低,變得非常干燥,這樣的天氣很容易傷肺,出現咳嗽、咽喉干痛、皮膚干燥等癥狀。
所以,秋季是養肺的 “黃金期”,咱們中老年人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多吃些潤肺的食物,給肺部 “補水”。
![]()
適合秋天吃的潤肺食材有百合、山藥、蓮子等,這些食材不僅能潤肺,還能提高身體免疫力,幫咱們抵御秋季的冷空氣。可以做一些百合蓮子粥,百合銀耳湯,山藥燉排骨,百合蓮子粥等。
第三樣是滋陰之物。
俗話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天氣候干燥,陽氣漸退,陰氣漸生,人體很容易出現陰液不足的情況,表現為口干舌燥、皮膚干燥、大便干結等癥狀,所以秋天養陰特別重要。
適合秋天吃的滋陰食材有雪梨、蓮子、百合、蜂蜜、銀耳等,這些食材都能補充人體所需的陰液,緩解秋燥癥狀。
![]()
雪梨被稱為 “百果之宗”,性寒,味甘,有清熱生津、潤燥化痰的功效,是秋天滋陰潤燥的佳品。雪梨的吃法很多,生吃雪梨或用冰糖燉雪梨。
蜂蜜也是很好的滋陰食材,性平,味甘,有補中潤燥、止痛解毒的功效,秋天喝些蜂蜜水,能補充水分,緩解口干舌燥,還能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
銀耳被稱為 “平民燕窩”,性涼,味甘、淡,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而且銀耳價格親民,營養豐富,特別適合中老年人秋天食用。
![]()
其實秋季養生并不難,關鍵在于選對食材,合理搭配。咱們中老年人辛辛苦苦一輩子,到了秋天更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從每天的飲食做起,少吃茄子、冬瓜,多吃養胃、潤肺、滋陰的食物,讓自己舒舒服服度過這個秋天。
最后,小編還想跟大家互動一下,你們秋天最喜歡吃什么養生美食呢?有沒有自己獨創的養胃、潤肺、滋陰的食譜?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咱們一起交流學習,把秋天的飲食安排得更健康、更美味!要是覺得這篇文章有用,也別忘了分享給身邊的親朋好友,讓更多中老年人受益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