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項目水電安裝預算做了80萬,最后結算居然到了110萬,問題到底出在哪? 其實水電安裝造價超支,大多不是因為材料漲價,而是沒抓住 “隱蔽工程計價” 這個關鍵 —— 畢竟水電很多管線埋在墻里、地下,漏算一項就可能差幾萬。
今天就從 “招投標、施工、結算”3個階段,拆解水電安裝造價的5個核心要點,不管你是新手還是老造價員,看完都能避開90%的坑。
首先是招投標階段的清單編制,這里最容易漏項的是 “防雷接地系統”。很多人只算避雷針、接地極,卻漏了接地母線、均壓環 —— 比如高層住宅,從30層開始每 6層要做一圈均壓環,用Φ12鍍鋅圓鋼,沿外墻敷設,這一項每棟樓就能差1-2萬。還有等電位聯結,衛生間、廚房要做局部等電位,用40×4鍍鋅扁鋼連接,很多清單里根本沒列,后期只能增項。
然后是施工階段的材料計價,這里要注意 “規格偏差”。比如給水管道,圖紙寫的是PPR管De25,但施工時用了De20,雖然管徑只差5mm,但每米單價差1.2元,一棟30層的樓,給水管道總長大概1500米,算下來就差1800元;還有電線,圖紙是 BV2.5mm2,實際用了BV1.5mm2,每百米差價25元,全屋電線算下來也能差幾百。所以造價員一定要去現場核對材料規格,不能只看圖紙。
最后是結算階段的隱蔽工程審核,重點查 “現場簽證”。比如電氣管線預埋,圖紙寫的是沿墻暗敷,但實際因為墻體鋼筋太密,只能改成吊頂內明敷,這時候就要算新增的支架費用(每米支架材料費+安裝費約8元);還有排水管道,圖紙是 De110PVC管,但實際因為排水量大,改成了De160,管徑變大,單價和安裝費都要調整,這些都需要現場簽證確認,不然結算時甲方不認。
除了這3個階段,還有2個細節要注意:一是 “水壓試驗、通電試驗” 等檢測費用,很多人漏算,其實這些是必須做的,比如給水管道水壓試驗,每100米費用約50元;二是 “預留孔洞封堵”,水電管線穿樓板后,孔洞要用防火砂漿封堵,每孔洞費用約15元,一棟樓幾百個孔洞,算下來也不少錢。
做水電安裝造價時,一定要拿著圖紙去現場對照,尤其是隱蔽工程,施工時拍好照片,結算時才有依據。你們做水電造價時最容易漏什么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