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下訂單”的訂貨模式看似便捷,卻可能成為職務犯罪的溫床。近日,隨著平度市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一起職務侵占案塵埃落定,被告人董某因利用企業“代下訂單”管理漏洞,7年間侵占公司財物超1800萬元,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0年并處罰金30萬元。而更值得關注的是,平度市檢察院通過兩次“案后回訪”,不僅精準指控犯罪,更幫助涉案的重點民營企業堵住了管理漏洞,以司法護航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
信任背后藏風險: 老會計的“賭癮”窟窿
作為當地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A集團公司依托地理標志農產品優勢深耕深加工領域,帶動50余萬畝農作物種植、30余萬戶群眾增收。2008年入職的董某,憑借勤懇工作逐步獲得企業信任,于2015年被派至公司濰坊辦事處負責訂單審核、出庫單制作、貨款催收等核心工作,手握代收貨款、匯總訂單等重要權限。
轉折始于2017年,董某開始挪用代收貨款購買體育彩票,初期通過“拆東墻補西墻”掩蓋虧空,累計投入390萬元,凈虧284萬元。2019年企業升級財會系統、禁止會計代收貨款后,收入僅4500元/月的董某已深陷賭癮,又轉向網絡賭球,短短數年支出達591.6萬元。董某說:“一般人到這,應該打住了。但當時我已經完全是賭徒心態了,金錢觀也都被摧毀了,因為幾分鐘就會輸掉我幾個月的工資,但仍還想著只要贏了,一注虧空可能就補回來了。”
為填補窟窿,熟悉財會業務的董某盯上了企業管理漏洞:A集團實行單一權限管理,辦事處會計成為訂單流通的關鍵節點,連接業務員、商超與物流公司。董某由此瘋狂作案:通過系統偽造退貨單抵消真實出庫單,使企業賬面“一進一退”平衡……7年間,其通過6種方式累計侵占公司財物達1823.4萬元,多用于賭球、購房及消費。
精準辦案+靶向治理:檢察履職延伸至“案后”
2023年11月,A集團公司財務部門發現濰坊辦事處銷售數據異常,便找董某核實情況。一開始,他用驗收單未收回等理由搪塞公司內部調查。因為應收款數目過大,董某只得承認了3筆共計1605箱價值53.7萬元的貨款問題,并賠償了一筆19萬元的貨款,以期拖延調查。至此,董某的犯罪行為逐漸暴露。A集團公司組織了內部審計,并與濰坊地區6家較大的商超對賬,發現董某通過3種方式更改、捏造銷售出庫單,侵占公司貨款數額高達1100余萬元,隨后案發。2024年4月,董某因涉嫌職務侵占罪被批準逮捕。
案件審查階段,平度市檢察院發現偵查機關指控的犯罪數額雖巨大,但證據鏈尚不完整,僅能證實18.9萬元犯罪事實。為確保精準指控,檢察機關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建議對董某賬目進行電子數據勘驗,針對性訊問作案細節,排查其與客戶的其他經濟往來,并赴多地向經銷商取證,最終查明全部犯罪事實,涉案金額鎖定為1823.4萬元。
考慮到A集團的行業龍頭地位及對地方經濟的帶動作用,2024年5月,平度市檢察院創新建立“檢察+商會”雙向聯絡機制,在該企業設立聯絡點,由檢察長擔任企業檢察官顧問,將“案后回訪”納入必選動作。一方面,引導企業全面審計董某任職期間賬目、核實損失;另一方面,同步推進偵查機關固定贓款去向,依法查扣涉案資金與房產。2024年12月,檢察機關以職務侵占罪對董某提起公訴,法院最終作出上述判決,董某當庭認罪。
兩次回訪堵漏洞:從個案辦理到生態護航
“案件辦結不是終點,護航企業健康發展才是目標。”2025年3月,平度市檢察院檢察長帶隊開展案后回訪,針對辦案中發現的“代下訂單”模式存在的權限過于集中、中間環節監管缺失等問題,向A集團提出“優化流程、推廣智能化訂貨系統”的整改建議。
時隔5個月,好消息傳來:A集團成功招標引進電子化訂貨系統,實現全國1萬余家合作商超自主下單,徹底打破“一人代訂”的管理盲區,同時該企業再次被認定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從個案辦理堵住一個漏洞,到制度完善筑牢一片防線,平度市檢察院以“司法+服務”的雙重舉措,將檢察職能延伸至企業治理末梢,為鄉村振興背景下的重點民企發展撐起了法治“保護傘”。(來源:青島市人民檢察院)
轉發、周知、關注青島平度人
智慧平度人,傳播正能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