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銀行長沙分行與警方高效配合,成功攔截一起以“炒股咨詢費”為名的“殺豬盤”詐騙案,幫助市民彭女士守住10萬元血汗錢。
立即識破話術破綻
警銀協作緊急叫停
9月初,在手機銀行上轉賬失敗的彭女士前往北京銀行長沙曙光支行,執意要求辦理大額轉賬業務。然而,該支行工作人員注意到彭女士言辭激烈、神情十分著急,詢問轉賬用途時,彭女士猶豫后回應稱“轉給自己認識很久的炒股大師的咨詢服務費”。
此舉立刻引起了工作人員的高度警惕,及時向客戶做好解釋工作,引導客戶打開手機聊天記錄查找線索,獲取轉賬交易方所提供的單位名稱。經核實,彭女士提供的單位并沒有類似證券投資咨詢的經營許可,且該單位近兩年為多起服務合同糾紛案件的被告方。結合彭女士描述的所謂“咨詢服務合同”“高額咨詢費”“保密要求”等特征,該支行綜合判斷彭女士所遇情況與“殺豬盤”詐騙高度吻合。
北京銀行工作人員在安撫彭女士焦慮情緒的同時,撥打了反詐中心報警電話尋求警方協助。派出所民警迅速趕到網點現場對案件進行初步調查。
在警銀雙方通力合作下,彭女士終于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表示不會再轉錢給對方,今后會提高警惕,并對北京銀行長沙曙光支行表達感謝:“太感謝你們了!這些錢是我的血汗錢,要是被騙了真不知該怎么辦。”。
“專家”薦漲停股
營造暴富假象
據彭女士描述,兩個月前她在手機某平臺看到一則“炒股大師免費薦股”的廣告,好奇添加對方微信后,一名自稱從業十余年的“專家”每日向彭女士私信推薦“即將漲停”的熱門股。在持續營造“精準預測”假象后,“專家”反復強調“跟投賺大錢”,逐步取得彭女士信任。
在彭女士來到北京銀行的前一天,該“專家”以“核心內幕需付費”為由,要求彭女士支付10萬元“咨詢服務費”,并指導其“避開銀行風控”:分多筆轉賬、使用線上支付平臺、勿告知銀行用途。當日,彭女士通過北京銀行手機銀行嘗試轉賬時,觸發了北京銀行反詐系統。彭女士賬戶被“保護性止付”,并收到風險提示電話,這才第二天來到了曙光支行。
![]()
該案件是警銀協作堵截電信詐騙的典型案例。北京銀行通過系統與人工研判結合,兩度攔截風險交易,體現了金融機構在反詐防線中的關鍵作用。屬地反詐中心專程來到北京銀行長沙曙光支行送上表揚信,表彰該支行工作人員敏銳警覺、盡職盡責的職業精神,為勸阻詐騙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
北京銀行將始終秉持“真誠所以信賴,專業所以卓越”的企業精神,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筑牢金融反詐防線,守護好人民群眾的“錢袋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