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年
莆田堅持創新驅動,數智賦能
在推動科技創新
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闖出新路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循環綠色低碳產業園、延仙光電高端光學鏡頭制造暨總部基地、力恒新材料科技產業園等一批大項目紛紛落地;晶鴻涵江興化灣300MW漁光互補光伏電站項目開工,引進福建華東航空智造基地。在2025福建省民營企業、制造業民營企業、服務業民營企業、創新型民營企業的四大榜單百強中,莆田市共有8家企業上榜。莆田全力構建具有莆田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讓匠心智造產業新城涌動蓬勃生機。
![]()
國投電力東烏垞A區一期100MW漁光互補光伏電站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
加快推進園區高質量發展,全市5個開發區榮登福建30強榜單。莆田德濠智造谷、萬存數創城項目、聯東U谷·數智裝備制造產業園、中電科創城核心區等產業園項目建設正酣。莆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捷報頻傳,一舉斬獲“國家級碳達峰試點園區”與工業和信息化部“萬兆光網園區”試點兩項殊榮,均為福建省唯一入選。
![]()
莆田榮獲“中國啤酒制造之城”
![]()
聯東U谷?涵江海峽智造產業谷項目陸續交付
深入實施創新、數字、品牌“三大戰略”,全市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32家、專精特新企業65家。在全省率先探索選派“科技副總”。“莆田鞋”區域品牌通過培育“1+N”創牌模式,系統推進品牌發展,入選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首批中國消費名品名單。中電科創城、小微產業園等平臺加速集聚,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
“莆田鞋”區域品牌入選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首批中國消費名品名單
![]()
城廂區中電科創城“六合聚能”智造生產項目一期竣工交付
今年1—8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保持6.7%的增速,其中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表現亮眼,分別增長18.6%、13.5%,創新驅動成效顯著。
![]()
海安橡膠主板IPO注冊生效,產品出口海外
![]()
莆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一舉斬獲“國家級碳達峰試點園區”與工業和信息化部“萬兆光網園區”試點兩項殊榮,均為福建省唯一入選
這一年
莆田堅持敢于探索,持續加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
擴大高水平開放上
奮勇爭先
對外開放邁出新步伐,錨定“億噸大港”目標,印發《莆田市打造“億噸大港”港航生產發展扶持政策》。羅嶼港口實現40萬噸級船舶靠泊接卸常態化,第二個40萬噸級碼頭也即將投入使用。建成后,莆田港將擁有全國第三個雙40萬噸級泊位碼頭。莆田港口首次直接出口巨型輪胎。我國首條“絲路海運”鐵礦石航線累計運量突破1000萬噸大關,八方港口首次實現轉口煤炭至印度尼西亞,通江達海戰略港城迸發無限活力。
![]()
全球最大40萬噸級礦砂船“遠誼海”輪停靠羅嶼碼頭
![]()
中國海油湄洲灣“綠能港”(福建LNG)接收站7號儲罐正式開工
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全市一張圖”平臺匯聚了58個部門130多個信息系統、75億條數據,開發478個應用場景,形成“一圖統攬、多元賦能”的莆田樣本。莆田“親清惠企”平臺入圍全國城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案例。“園區20條”落地生根,在全省首推開發區工程建設項目“五即”模式,創新推出的服務企業“110”機制,惠及更多企業。入選“中國最佳地級城市營商環境50強”。
![]()
莆田持續拓展完善“全市一張圖、全域數字化”應用場景
匯聚莆商莆僑莆人莆智力量,深化“莆商回歸工程”,開展“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用好“天下莆人”平臺,選聘“招商引才大使”促成更多的莆商回歸項目生成落地。莆商企業深圳西普尼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登陸港交所,其在莆建設生產基地,帶動12家莆籍珠寶企業回莆。
![]()
莆田市模具行業協會成立,吸引莆商回歸
![]()
世界莆商中心筑就總部經濟新高地
這一年
莆田堅持融合發展,一體推進
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和城鄉融合發展上
作出示范
區域協調發展邁大步,湄洲黨工委、管委會及紀檢監察工委正式掛牌運行,掀開島岸一體發展新篇章。
共同富裕打造新標桿,沿河木蘭溪上下游,建設60個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片區,輻射帶動木蘭溪流域226個村(社區)組團發展。全市109個市直單位掛鉤幫建226個村(社區),全力解難題、促振興、謀共富。
![]()
如今的木蘭溪,已成為莆田的生態帶、文化帶、健康帶、產業帶、創新帶
生態環境持續優化,木蘭溪從水患之河變成幸福之河、安全之河。舉辦木蘭溪治理25周年系列活動,木蘭溪入選水利部2024年全國幸福河湖優秀案例。“藍色海灣木蘭溪生態治理樣本”入選自然資源部2025年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典型案例。木蘭溪主要流域國省控斷面優良水質比例穩定在100%。莆陽綠道、“水上巴士”相輔相連,激活城市生態綠心價值,鋪展山水詩畫生態韻城美好畫卷。
![]()
莆陽福道成為家門口的詩意空間
![]()
穿越生態綠心的“水上巴士”成為流動的風景線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位于媽祖健康城的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媽祖院區重離子醫學中心正式啟用,全國僅5臺的“治癌利器”重磅登場。推行醫保基金即時結算改革,增加“日申報日撥付”服務。八二一街南伸工程、湖濱南路接連通車,學園中街、文獻東路、南門西路等8條精致路將煥新顏,提升城市品質。福建師范大學仙游附屬學校二期項目陸續投用,新增學位6000個。一樁樁、一件件為民實事,讓改革發展紅利惠及更多百姓。
![]()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媽祖院區正式啟用
![]()
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為區域協調和城鄉融合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這一年
莆田堅持保護傳承,活化利用
在提升文化影響力
展示城市新形象上久久為功
打造世界媽祖文化中心,作為媽祖文化發祥地,莆田連續舉辦九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持續做好媽祖文化保護、傳承、傳播文章,取得豐碩成果。湄洲島國家旅游度假區2025年累計接待游客數突破200萬人次,同比增長22%,媽祖故里文化名城建設萬千氣象。
![]()
湄洲島旅游,人流如織
![]()
第九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在湄洲島舉行
大力培育文化旅游支柱產業,“宋韻閩風 煙火莆田”魅力盡顯。“全到莆田過大年”“天下媽祖回娘家”“穿越北大上北大”“狀元樓上爭狀元”特色文旅主題活動輪番登場、貫穿全年。2025莆田鞋行天下輝騰體育動聽音樂超級Live演唱會、國慶中秋龍舟·美食文化周、亞太音樂節等文旅活動百花齊放。2025莆田市足球聯賽,“1元門票”帶來精彩紛呈的體育文化盛宴。
![]()
2025莆田市足球聯賽,踢出商文體融合發展“好球”
![]()
2025福建·亞太音樂節吸引了全國各地8萬余名歌迷齊聚莆田
2025年春節假期,全市累計接待游客比上年同期增長18.3%,文旅發展綜合指數位居全省第一,莆田上榜非遺熱門目的地全國第二。“媽祖故里,靈秀莆田”文旅品牌愈加閃亮。
![]()
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盡顯“宋韻閩風 煙火莆田”獨特魅力,成為廣大游客和市民的熱門打卡點
全面塑造城市多元形象,莆田獲評“美好宜居典范城市”,全省唯一。莆田市國際傳播通聯工作位列全省第一。“莆田元宵”連續五年登上央視《新聞聯播》,成功入選福建省城市文明建設十大優秀創新案例,抖音總話題量超16.2億次。百艘龍舟巡游木蘭溪等民俗活動,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聯播、新聞頻道等平臺累計播出25條相關報道。
莆田連續三屆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殊榮,以文明之光,照亮城市前行之路。全省首創的“一碗媽祖面·溫暖一座城”項目,關心關愛環衛工人。出租車行業連續16年自發開展“愛心送考”活動。媽祖慈善基金會開展獎教助學公益活動25年,興教助學的優良傳統源遠流長。
![]()
莆田,獲評“美好宜居典范城市”
![]()
“大梅花”帶出“小梅花”。莆田小學生林小暄、林佳穎摘得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獎
“四城輝映”宏圖起
書香莆田、氣質莆田
靈秀莆田、實力莆田魅力綻放
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持續煥發著千年古府的時代光華
最是一年秋好處
擊鼓催征再出發
站在新起點上
360萬活力澎湃的莆田人民
必將以牢記囑托的堅定信念
昂揚奮發的精神面貌
加快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
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莆田實踐再創佳績
來源:莆田新聞、莆田廣播電視臺
責編:徐寅生
編審:崔玉輝
審核:嚴紹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