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廣汽借力京東,探索銷售新渠道。
作者 | 韋艷嬌
編輯 | 田 哲
10月14日,京東宣布聯合廣汽集團、寧德時代旗下時代電服推出“國民好車”,新車將于11月9日正式發布。
據介紹,新車定位為高性價比新能源車型,用戶可通過京東平臺參與定制化選項,獲得“買車-保養-配件-能源”一站式服務套餐。
從此次的合作模式來看,該款新車或由廣汽集團主導生產制造,寧德時代負責動力電池研發,京東則主要負責銷服板塊,三方分工明確。京東回應《科創板日報》稱:這款新車是三方聯合推出,京東主要提供用戶消費洞察和獨家銷售,不直接涉及制造環節。
此次合作,是京東在汽車生態鏈的延伸,從另一角度來看,這也是廣汽在銷售渠道又一次轉型探索。
作為傳統車企巨頭,廣汽的核心優勢在于整車研發、設計、制造和供應鏈管理。而它需要突破的瓶頸是傳統的、沉重的經銷商體系和直面更年輕化用戶的能力。
早期,廣汽集團的主要銷售模式為傳統的經銷商經營。
隨著蔚小理等新勢力帶來直營模式,2021年7月,廣汽埃安全球首家品牌直營體驗中心開業,開啟 “直營 + 經銷” 雙軌創新模式,品牌獨立后創新布局 “線上 + 線下”“車城 + 商超”“經銷 + 直營” 營銷服務生態體系,不再采用傳統授權分銷模式。
不過,盡管廣汽在銷售模式轉型上行動迅速,但長期形成的授權分銷體系根基較深,直營新模式的市場效果依然有限。
曾有業內經銷商告訴雷峰網,過去傳統的 4S 店無需復雜管理模式或流程,但依舊賺錢,邏輯簡單,那是市場紅利期的產物,但也導致終端門店在創新、銷售技術、運營、賦能產品等能力普遍薄弱。
隨著近兩年來,小米、華為等自帶生態的品牌出現,帶來更高效的銷售新形式。更重要的是,小米、華為等新勢力的汽車經銷商多來自3C行業,天然具備更強的經營和營銷意識。當這類車企的銷售網絡逐漸鋪開以后,未來車企銷服比拼的就是產品力、營銷、效率等能力。
此次,廣汽與京東達成合作,可以借助京東的用戶數據洞察、線上營銷能力、物流和服務體系,或可視為是一次探索新銷售渠道的嘗試。
廣汽2024年財報數據顯示,廣汽集團扣除非凈利潤虧損43.51億元,同比暴跌221.80%,為上市12年以來首次虧損。其虧損的主要原因為,自主品牌在中國汽車市場的占比超60%,合資品牌市場聲量已削弱,然而合資品牌是廣汽目前的銷量支柱,自主品牌銷量占比僅為39.41%。
在市場趨勢下,廣汽亟需加速推出新能源車型,增強廣汽自主品牌的競爭力。
今年以來,廣汽集團推進長達三年的“番禺行動”,計劃在2025-2027年推出22款全新自主品牌車型,覆蓋純電、增程、插混等主流新能源動力形式,期望通過多車型密集布局市場,獲得更多銷量。
此外廣汽加強與行業生態合作的趨勢也愈加明顯。今年1月,廣汽集團同意投資設立華望汽車,與華為正式開啟深度戰略合作。9月,則聯手華為共同打造全新品牌“啟境”。
而此次與京東合作,借助京東的渠道優勢帶動新增長,或可視為廣汽集團拓展銷售渠道的嘗試。
2024年,京東就已建設超3000家京東養車門店,以及超4萬家合作門店的服務網絡。線上,京東擁有完整的電商基礎設施。線下,京東到家、京東金融等業務也可助力廣汽擴大產品生態。
電商平臺與車企合作并非首次,早在2014年阿里巴巴就曾推出“天貓汽車館”。此后多家電商平臺陸續與零跑、 極氪、小鵬、比亞迪等多家車企合作線上賣車。
對廣汽來說,此次與電商平臺合作,如何實現“1+1>2”的效果,將是后續更大的挑戰。
本文作者長期關注廣汽集團,以及各家車企渠道布局及供應鏈情況,感興趣的行業人士歡迎添加作者微信(XY8899672)交流。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