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NMPA下發了43條不帶藥品批號的“通知件”,其中包括復旦張江的奧貝膽酸片。
10月13日,復旦張江發布的公告顯示,其子公司已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的《藥品上市申請不予批準通知書》。此前申報用于治療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PBC)的奧貝膽酸片,注冊申請未獲批準。
復旦張江奧貝膽酸片的進口原研藥因安全性問題在海外“翻車”,遭歐美市場退市,是此次監管機構不予批準的主要原因。
原研藥因安全性問題在歐美市場退市
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PBC)是一種罕見的進行性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曾稱為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在40歲以上的女性中最為普遍(約萬分之一)。PBC會導致膽汁酸在肝臟中積聚,導致炎癥和疤痕形成(纖維化),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 導致膽管破壞、膽汁淤積、肝纖維化,最終可能進展為肝硬化和肝衰竭。
公開資料顯示,奧貝膽酸原研藥(商品名:Ocaliva)是由Intercept Pharmaceuticals研發的法尼酯X受體(FXR)激動劑。
行業數據顯示,奧貝膽酸在2016—2021年的全球銷售額呈現穩步增長后趨于穩定的態勢:2019年約為2.5億美元;2020年增至3.1億美元,同比增長25.3%;2021年攀升至3.63億美元,后續幾年穩定在3億美元左右。
該藥上市以來,其臨床風險獲益比一直備受質疑:2017年,Ocaliva獲批上市僅一年多時間,FDA不良事件報告系統已經收到多起Ocaliva藥物相關的死亡報告和嚴重肝損傷報告;2018年,FDA便在奧貝膽酸的說明書中加上了黑框警告,強調了在中度和重度肝損害的患者中,奧貝膽酸會有肝失代償及肝衰竭的風險。
2023年10月,歐洲藥品管理局(EMA)評估認為奧貝膽酸的現有數據無法證實其臨床獲益,并建議撤銷上市許可。2024年9月,歐洲委員會便做出了撤銷在歐洲的撤市決定(CMA),緊接著11月FDA也經拒絕將Ocaliva轉化為完全批準,這基本上已經暗示 Ocaliva撤 市 的結局 。
2025年9月11日,Intercept Pharmaceuticals宣布應美國FDA要求,自愿撤回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PBC)治療藥物OCALIVA(奧貝膽酸)在美國市場的銷售。同時,FDA暫停了所有涉及奧貝膽酸的臨床試驗。
國產仿制藥被波及
隨著原研藥安全性風險的暴露以及在歐美市場接連退市,其在國內的仿制前景也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
復旦張江在公告中解釋,其申報的奧貝膽酸片作為國產仿制藥,由于參比制劑(原研)在國外未獲得常規批準,鑒于目前原研上市后研究結論明確缺乏確證的獲益、且存在嚴重風險,認為現有資料無法充分支持該藥物按照3類仿制藥常規批準的技術要求。
公告還透露,截至目前復旦張江已經在奧貝膽酸片這一項目上累計研發投入約1.25億元。
截至目前,國內尚無奧貝膽酸上市。除復旦張江外,多家藥企在奧貝膽酸仿制藥進程中遇挫:,恒瑞醫藥2020年12月提交上市申請并獲受理,至今日仍未批準;2024年2月,正大天晴開發的奧貝膽酸片提交上市申請并獲得受理,今年9月1日的通知件顯示未獲批。
新浪醫藥綜合
加入讀者交流群:
商 務 合 作 :楊小雨 1521004171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