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尋她》早在2021年10月開機,成片后在海外展覽過,因審核等多項原因,距離拍攝整整過去了四年時間,才終于定檔將于10月17日上映。
![]()
這部由舒淇主演、1994年出生的新人導演陳仕忠執導的藝術片,從官宣起就伴隨著諸多疑問。舒淇從國際時髦影星下凡飾演1995年嶺南蔗村的農婦,形象突破巨大。而與她搭檔飾演丈夫的,竟是以《萬萬沒想到》喜劇王大錘形象深入人心的白客。同時,預告片中白客的非母語粵語臺詞被指生硬,令人出戲。
這種“頂級女神+喜劇網星”的混搭組合,在藝術片上能否產生化學反應,還是會讓觀眾感到割裂,成為影片上映前最大的懸念。此外,“重男輕女”、“女性覺醒”這些看著很大的話題,于下沉市場觀眾而言,藝術片的小眾屬性可能并不適合。
![]()
舒淇顛覆形象演村婦,白客粵語臺詞引爭議
舒淇這些年來,在觀眾眼里都是什么樣子。一頭長發,松弛隨性老錢風,感覺她手里只會搖晃著紅酒杯,有著諸多奢侈珠寶腕表品牌的青睞。這樣的她,在《尋她》中,完成了從影以來最大尺度的形象突破。
![]()
她飾演的蔗村農婦陳鳳娣,不僅要素顏出鏡,還要在暴風雨中完成分娩戲份,更有多場在泥濘池塘中徒手挖掘的艱辛場面。為了貼合角色,她的造型粗糙樸實,完全掩蓋了明星光彩,這種自毀形象的表演雖然值得敬佩,但猛然脫離舒適圈的角色,也讓不少人心里打上了問號。
更讓人擔憂的,是白客。
因為王大錘等喜劇角色深入人心的他,之前參演過不少嚴肅題材的作品,還演過蔣介石。客觀來說,沒看過王大錘的人都覺得還不錯,看過的觀眾就不好說了。
![]()
此次,他首次挑戰更加沉重的現實題材,本就面臨觀眾認知的轉變,預告片中他的粵語臺詞更是引發了兩廣地區觀眾的些許質疑。有觀眾指出,他的粵語臺詞太書面語了,有句:“那孩子就會重新活一次嗎?”廣東人不會這么說話的,應該是:“個細露就會翻生咩?”嚴重影響了觀影體驗。粵語有難度,縱然是曾經專業做配音演員的白客,也面臨不小表演挑戰,稍有不慎就會讓觀眾出戲。
再說,舒淇與白客的搭檔本身就充滿了不確定性。一位是享譽國際的影后,一位是網生代喜劇演員,兩人的表演風格能否完美融合還是個未知數。已曝光的片段中,舒淇的電影臉暫時看來還不錯,而白客的出現,則是玩笑聲一片,這種觀感上的不協調可能會成為影片的硬傷。
![]()
藝術與大眾有些隔閡,鄉村婦女苦難難共情
拖了幾年沒上映,到現在《尋她》選擇了分線發行模式,實際上已經預示了其小眾的市場定位。所謂分線發行,就是影片不會在所有影院上映,而是選擇特定的藝術影院進行限量放映。這意味著許多城市的觀眾,可能根本無緣在本地影院觀看這部電影。這種發行方式雖然能夠精準定位愿意消費看藝術片目標觀眾,但又因為電影的落腳點抬高了對觀眾的要求。
![]()
影片探討的重男輕女議題雖然深刻,但表達方式卻與大眾審美存在隔閡。國際影展上,專業人士推崇的所謂:"甘蔗林象征父權壓迫"的視覺設計,在一般觀眾看來真有點費腦子。相比之下,比較淺顯的角色名陳鳳娣這樣更具生活氣息的細節,反而較能輕易引發觀眾的共鳴。
看之前的影評,說主人公最終選擇離村的解決方式來面對這個人生課題。可是,這種處理方式是不是站著道德制高點上,典型的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回答?是不是編劇沒有辦法共情真正的農村女性面臨的真實困境?不能切身感受到她們在經濟上的依附關系和當地宗族社會的無形壓力?一方面,對于經歷過或了解農村現實的觀眾來說,這樣的結局顯得不夠有說服力。一方面,沒經歷過類似生活的文藝片愛好者,又覺得說走就走會難共情。
![]()
被壓三年錯失最佳期,電影市場正處低迷期
小眾文藝片,又被壓了三年,加上目前電影市場整體環境嚴峻,觀眾觀影意愿下降,真是雪上加霜。
![]()
本來,《尋她》就是沉重題材的藝術片,市場的接納度明顯不高。此外,近年來短劇的強情節、快節奏更受觀眾青睞。電影看起來緩慢的敘事節奏和沉重的主題,與當下主流的觀影需求形成了鮮明對比。
總的來說,影片號召力有限,票房希望不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