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月 13 日的全球資本市場,中國資產上演了一場 "V 型反轉" 的精彩戲碼。亞洲交易時段,A 股創業板指、港股恒生科技指數一度分別跌超 4% 和近 5%,市場情緒陷入短暫低迷;但午后資金悄然進場,跌幅顯著收窄。當日晚間,美股市場上的中概股更是全面爆發,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大漲超 3%,多只杠桿 ETF 漲幅突破 6%。在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上升的關鍵節點,瑞銀、高盛等外資巨頭紛紛釋放積極信號,與國內券商機構形成共識:短期波動不改中長期趨勢,調整恰是逢低布局的窗口。
市場驚魂時刻:從大跌到反攻的反轉劇情
10 月 13 日的市場走勢堪稱驚心動魄。早盤開盤后,受外部環境變化影響,A 股、港股同步承壓,滬指一度跌超 2%,創業板指盤中最大跌幅達 4.2%,不少科技類個股快速下探;港股市場更顯脆弱,恒生科技指數開盤后持續走低,跌幅一度逼近 5%,互聯網、汽車零部件等板塊成為重災區。
就在市場擔憂情緒蔓延之際,午后資金開始主動出擊,推動主要指數集體反彈。截至收盤,滬指僅微跌 0.19%,幾乎收復當日全部失地;創業板指跌幅收窄至 1.11%,恒生科技指數也將跌幅控制在 1.82%。這種 "探底回升" 的走勢,既體現了市場的韌性,也反映出資金對當前估值的認可。
當日晚間,美股市場的中概股徹底點燃反攻熱情。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以 3.21% 的漲幅報收,世紀互聯、小馬智行等個股漲幅分別突破 10% 和 9%;資金對中國資產的看好還體現在杠桿產品上,三倍做多富時中國 ETF 大漲 8.71%,兩倍做多中國互聯網股票 ETF 漲幅達 7.39%,兩倍做多滬深 300ETF 亦上漲 6.11%,阿里巴巴、京東等龍頭企業股價均漲超 4%。
機構共識:短期沖擊弱于 4 月,慢牛邏輯未改
面對市場波動,國內券商機構迅速作出解讀,普遍認為短期擾動不會改變中長期趨勢。華西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李立峰指出,雖然貿易摩擦升溫會放大市場波動率,但資本市場的 "學習效應" 和穩市機制的完善,讓本次沖擊影響大概率遠低于今年 4 月。
廣發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劉晨明的觀點更具代表性,他將此次波動定義為典型的 "TACO 交易"—— 即短期事件驅動的下跌往往帶來買入機會。他強調,與 4 月相比,當前國內 "寬貨幣 + 寬財政" 的政策基調更加明確,投資者已有應對類似場景的經驗。從歷史復盤看,若判斷為 "TACO 交易",Wind 全 A 指數在 20—30 日線區間將獲得有力支撐,無需過度恐慌。
銀河證券楊超則從核心驅動因素入手分析,認為流動性向好、"十五五" 規劃政策窗口臨近、三季報業績確定性等支撐行情的關鍵邏輯均未改變。華金證券鄧利軍進一步補充,A 股盈利結構性回升和信用修復的趨勢明確,這兩大因素決定了慢牛格局不會動搖。
外資巨頭發聲:估值支撐明確,逢低買入信號顯現
在外資布局中國市場的進程中,頭部機構的動向始終備受關注。13 日亞洲交易時段,瑞銀率先發布報告給出明確預判:若 MSCI 中國指數跌至 74 水平,將迎來強勁支撐,投資者料啟動逢低買入。
瑞銀中國策略主管王宗豪在報告中解釋,MSCI 中國指數自 4 月低點已上漲 36%,短期存在獲利回吐壓力,但當前情境與 4 月存在本質區別。他給出三大理由支撐市場不會重回前期低點:一是 4 月關稅戰快速降溫的經驗讓投資者更敢抄底;二是全球關稅不確定性減少,降溫條件更明確;三是全球股市自 4 月以來均大幅上漲,市場環境更趨穩健。對于行業配置,瑞銀維持 "杠鈴策略",看好 AI 主題、券商、高股息股及光伏等 "反內卷" 板塊。
其他外資機構同樣釋放積極信號。摩根士丹利數據顯示,9 月凈流入中國股市的外資達 46 億美元,創下 2024 年 11 月以來單月最高,年內外資被動型基金累計流入 180 億美元,遠超去年同期。路博邁基金首席策略師朱冰倩直言,四季度依然值得樂觀,中期看多中國資產的理由堅實。
高盛則通過具體標的表達信心,不僅將騰訊基本情境目標價從 701 港元上調至 770 港元,還將阿里巴巴美股目標價調高 14% 至 205 美元,雙雙維持 "買入" 評級。其核心邏輯在于,騰訊的 AI 賦能和微信生態優勢顯著,阿里的云業務增長潛力正在釋放,短期盈利波動不影響長期價值。
結語
從市場走勢的 V 型反轉,到中外機構的集體發聲,10 月 13 日的資本市場已經傳遞出清晰信號:中國資產的吸引力并未因短期波動而減弱。外資巨頭用真金白銀的流入和目標價上調投票,國內機構用數據和邏輯論證慢牛趨勢,兩者共同指向一個結論 —— 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帶來的調整,恰恰是對長期投資者的饋贈。
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無需被短期漲跌左右情緒,而應聚焦于兩大主線:一是外資和機構共同看好的 AI、云計算等科技成長領域,二是具有防御屬性的高股息股和業績確定性強的消費龍頭。在 "寬貨幣 + 寬財政" 的政策托底之下,中國資產的慢牛格局正在逐步夯實,每一次回調都可能是布局未來的良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