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我是學歷史但從不執于歷史的花鹿不花。
小米汽車又出事兒了。
10月13日,凌晨3點多,成都。
一輛小米汽車發生事故,碰撞兩次后發生燃爆。
從 網上流傳的視頻能看到,這輛車碰撞后很快就燃起大火 。
多名路人奔跑過去奮力救援,卻始終無法打開車門。
危機之中,他們嘗試 用拳頭和胳膊擊打車窗未果,然后又用腳踹去踹車門,結果還是打不開車門。
四個車門,一個也沒打開。
最后不得不眼睜睜看著火焰吞噬車身。
車主不幸葬身火海。
直到消防人員用切割機切開車窗才把人弄出來。
可惜,人沒了。
一聲嘆息。
![]()
這已經是半年來,小米汽車 第二起引發廣泛關注的致命事故了。
上一次是在今年的3月底,有幾個小女孩兒參加完考試,駕駛該品牌車輛回家路上遭遇車禍不幸身亡。
我就記得那次事故之后,引發了鋪天蓋地的質疑:
“車門為何無法打開?”
至今,半年時間過去了這個問題依舊懸而未決,也沒有人給出什么像樣的答案。
這件事情當地警方已經給出了一個通報。在這份通報里面警方明確一個信息:
小米車主涉嫌酒后駕駛。
酒后駕車引發事故,駕駛者固然要承擔相應責任 。
但警方通報之后還是遺留了一個問題:
“車門為何無法打開?”
網上的說法各種各樣,有人說因為碰撞導致車變形了,所以車門打不開。
但四個車門都打不開的概率有多大呢?
這是一個很專業的問題,我是真的不懂。
但我始終認為,當事人涉嫌酒駕與車輛在關鍵時刻車門能否順利打開,是兩個完全獨立的問題。
也希望盡快能聽到相關部門的通報,科學解釋一下“車門打不開”的問題。
到底是不是小米汽車在設計制造的過程中存在問題。
畢竟,汽車不是手機。
汽車終究不是手機 —— 手機屏幕壞了可以換,系統崩了可以修;但汽車一旦出現安全隱患,關乎的可能是鮮活的生命 。
說白了,上車就等于把人命交給了車子。
豈容兒戲?
![]()
雷軍的小米很有實力。
從造手機轉型到造車,雷軍和小米創造了一個“神話”!
3年前,雷軍站在發布會舞臺中央宣布:
“我愿押上人生全部聲譽,為小米汽車而戰。”
小米用戶應聲而動!
果然是,雷總一支穿云箭,粉絲千軍萬馬來相見!
那時的他,靠著“Are You OK”的梗圈粉無數,抖音半年漲粉2000萬,微博單日互動量能破380萬。
這種個人影響力,很快轉化為小米汽車的銷售神話。
小米汽車,短短三年時間殺進汽車制造的頭部,成為汽車制造業的新貴、神話。
然而,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背后總是波譎云詭,危機暗藏。
一邊是小米持續攀升的銷售數據,一邊是觸目驚心的事故現場。
一邊是雷軍的巨大影響力與小米汽車的成功互相成就,一邊是生命在火焰中消逝的慘痛。
也就在半個月前,雷軍還在演講中說“小米汽車是全網被黑最慘的品牌之一”,說小米是受害者。
但跟那些被困死在車里的人相比,小米無疑幸運的多得多!
![]()
雷軍頗以自己的汽車為傲,他曾經說過:
“速度是一種信仰!”
但《論語·子路》中有這么一個故事。
孔子的弟子子夏 因為才能出眾被派到莒父當地方官。臨行之前,他向孔子請教如何治理政事。
孔子對他只說了一句話: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做什么事兒,都不要過于追求速度,因為急躁反而會偏離目標。
更不要被眼前的小利益所迷惑,因為短視的行為會妨礙更大的成就。
任何事情,如果過于急躁、追求速度反而達不到目標,最終也不會成就什么未來。
這就是老人常說的——“欲速則不達”。
真的別誤會我。
我真的不想詆毀任何人,也真心希望每一個有良心的企業都能走得更好更遠。
但有些話確實不吐不快,思來想去就一句話吧:
人在做,天在看!
唯有敬畏生命,才能走得長遠!
就這樣吧。
好人一生平安!
良心永遠是底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