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正推進反欺詐平臺建設,以應對信息技術犯罪帶來的損失增長。據俄羅斯內務部數據,2025年前七個月,該國信息技術犯罪造成的損失同比增長16%,從1005億盧布升至1196億盧布。
為遏制這一趨勢,所有利益相關方決定協同行動,構建統一反欺詐體系。
![]()
該反欺詐平臺將整合俄羅斯央行、政府機構、銀行、電信運營商、即時通訊應用、分類廣告網站及主機托管服務提供商,形成協同網絡,可實時監控并預防針對公民的欺詐攻擊,還能快速識別新欺詐手段并及時發出警告。
據數字發展部透露,平臺將于2026年3月1日在GosTekh平臺創建并投入使用,且根據該部門發布的政府決議草案,該平臺將獲得國家信息系統(GIS)地位,由數字發展部負責運營。
從功能來看,這一新型信息系統定位明確:收集和交換網絡欺詐活動數據、識別風險因素、在參與者間自動交換可疑事件警報、存儲犯罪者及用戶號碼信息,同時識別和追蹤釣魚網站與資源。
平臺會即時將危險或欺詐性互聯網資源數據傳輸至俄羅斯聯邦信息和自動化監管局,由后者自動屏蔽相關資源;此外,GIS還將收集網絡犯罪統計與分析數據,為快速應對新欺詐手段提供支撐。
![]()
反欺詐平臺的參與者涵蓋多領域主體,包括數字發展、通信和大眾傳媒部、平臺運營商GosTech,以及政府機構、中央銀行、各大銀行、總檢察長辦公室、調查委員會、內務部等,同時電信運營商、社交媒體與分類廣告服務所有者、托管服務提供商等也將接入系統。
在信息安全方面,平臺采取嚴格措施,用戶需通過統一身份識別和認證系統,在自身活動范圍內訪問信息。
信息來源上,該平臺將接收并傳輸來自國家服務門戶、中央銀行自動事件處理系統、Roskomnadzor系統、禁止網站和域名注冊處及部門間電子交互系統等渠道的信息,以提升欺詐防范的全面性與時效性。
![]()
對于該平臺,各方觀點不一。俄羅斯國家杜馬信息政策委員會委員安東?涅姆金認為,“基于GosTech的反欺詐平臺上線,是構建國家統一數字盾牌、抵御電話和網絡欺詐的關鍵一步”。
他指出,當前打擊網絡犯罪的核心問題并非技術不足,而是政府、銀行、電信運營商與網絡平臺間互動分散,而新系統通過實時交換可疑交易、號碼替換、網絡釣魚資源及社會工程手段數據,可解決這一痛點。
同時,他強調平臺需重視公民個人數據保護,確保參與者互動透明,“在安全性與用戶對政府數字服務的信任間找到平衡”。
不過,部分專家對平臺效果持保留態度,懷疑系統能否實時檢測并阻止欺詐活動,認為這“很大程度上是烏托邦”。
他解釋:“部分內容確實可被過濾,但整體而言,這仍是一場典型的攻防博弈。反欺詐雖有幫助,但要實現100%過濾乃至實時攔截,并不現實。此外,實施系統的成本與詐騙者發起攻擊的成本對比、部分詐騙活動或有不友好國家資助等因素,也給系統效果帶來不確定性。”
![]()
商業安全顧問阿列克謝?盧卡茨基則部分認同平臺價值,他表示:“在單一平臺實現反欺詐工作自動化的想法值得肯定,若實施得當,能更快應對各類欺詐活動,但細節至關重要,且存在不少待解問題。”
他指出,當前打擊黑客與欺詐者的主要挑戰是跨部門溝通,各機構獨立運作時效率尚可,但當涉及部門間敏感數據交換,問題便會顯現:一是不同機構信息分屬不同保密制度,跨機構交換難度大。
二是各機構系統的數據存儲格式、描述方式及交互接口不統一,需協調;三是現行法規要求跨機構交換非法活動信息需3至5天,而犯罪活動已實現自動化,耗時過長。
盧卡茨基認為,反欺詐系統是正確嘗試,但需安全委員會與跨部門委員會推動信息安全立法體系改革,數字發展、通信和大眾傳媒部可協助新法規自動化落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