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楊樂怡
這個“十一”長假,一種新的旅游方式在社交平臺刷屏——“CityFly”(城市飛翔)。全國各地低空旅游項目火爆出圈,游客們贊嘆:“只有飛過,才真正看清了城市的美!”、“從天上看祖國大好山河,才知何為震撼。”
![]()
當人們還在為開車擁堵而煩惱時,一場指向天空的出行革命已然開啟。
“飛行汽車”真的來了
9月29日成都,吉利控股旗下的沃飛長空大型載人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AE200-100首架機正式下線,產品即將達到載人試飛狀態要求。這標志著國內大型載人eVTOL研發進入新的里程碑。
![]()
AE200-100的螺旋槳可以調整角度,既能垂直起降又能平飛,頗有些類似美軍的“魚鷹”V-22傾轉旋翼機,同時因為電機動力,噪音遠小于傳統螺旋槳飛機,此外,AE200-100同樣具備新能源車的智能座艙、智能網聯和駕駛輔助等等科技裝備。
![]()
要說起來,吉利可謂目前“飛得最高”的車企,不僅天空,連太空都已布局。之前吉利兩個月內連續第三次組網發射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目前吉利已有64顆衛星在軌穩定運行,業界已將其和馬斯克SpaceX“星鏈”計劃相提并論。
“飛行汽車”天高任飛
還是說飛行汽車,除了在各大景區,其還有更廣闊的應用場景:城市與機場、火車站之間的高效交通、跨城出行、機場接駁、景區直達、科研觀測、應急救援等等。
相關機構預測,2025年中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而到2035年,中國民航局預測,其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5萬億元。市場反響也不錯,沃飛長空去年底與工銀金融租賃簽署首批120架AE200意向采購訂單,創下國內航空金融租賃市場上eVTOL產品單筆最大訂單。目前,AE200已儲備千架商業訂單;而小鵬汽車的“陸地航母”,今年4月宣布已收獲近4000臺訂單,預計2026年量產交付。
國家政策層面也對低空經濟發展按下加速鍵,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目前,基礎設施建設、應用場景拓展、產業鏈培育等相關工作也在全國多地展開。
車企為何集體“上天”?
低空經濟正成為新的風口,而以吉利、廣汽、長安、小鵬等為代表的車企,正是風口上的主角。
![]()
“飛行汽車”的技術路徑和新能源汽車相似,核心部件都有電機、電控、電池,而且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智能化、網聯化。由于產業鏈存在一定重合,且部分核心技術可復用,車企在布局飛行汽車產業時具備獨特優勢。目前,我國的飛行汽車領域除了吉利,還有廣汽的高域GOVYAirCab、小鵬匯天的“陸地航母”等代表產品,奇瑞、東風等車企對飛行汽車的布局也在跟進。
在配套基礎設施方面,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樁、儲能站可升級兼容eVTOL的高壓快充需求;汽車產業的停車場、物流樞紐可改造為“飛行汽車”的起降點和維護中心;汽車產業的智能交通系統與低空經濟的空域管理系統也技術同源,車路云一體化技術同樣可為低空交通的“智慧空管”所用。
![]()
車企造飛機不僅并非不務正業,還能顯著提升科技含量和品牌高端形象。放眼全球,本田、薩博,包括意大利摩托車企比亞喬都造過飛機,對中國車企來說,“飛行汽車”既有廣闊市場前景,又能利用科技和渠道等優勢,無論對于技術還是經營,都是帶著“展翅高飛”愿景的“向上”布局。
從試飛到“打飛的”還有多遠?
俗話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低空經濟從布局到普及應用,咱老百姓能輕松便捷坐上“飛行汽車”,真正的“打飛的”,還要等待一段時間。安全性驗證,以及商業模式的成熟,都是其大規模商業化落地前需要的過程。
![]()
在適航取證方面,AE200機型將承擔TC取證的數千項驗證工作,開啟商業化倒計時。這個過程需要時間,但無疑是必要且關鍵的。
隨著低空旅游的興起,公眾對低空飛行的認知和接受度正在提高。這種“自上而下”的普及路徑,為未來的低空出行奠定了市場基礎。或許不久的將來,“飛行汽車”能像網約車一樣飛入尋常百姓家。
版權聲明:圖文為線外邦獨家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線外邦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