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在為特朗普沒有獲得今年諾貝爾和平獎“叫屈”的同時,還透露了一些其他信息:對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戰斧”巡航導彈,“我們的回應是加強俄羅斯政府的防空系統。”
![]()
特朗普什么時候會交付烏克蘭“戰斧”巡航導彈并允許后者使用,現在還沒有任何公開報道或官方信息,甚至就連猜測都沒有,但從包括克里姆林宮在內的各方反應來看,烏克蘭獲得“戰斧”已經是大概率事件了,一切都取決于特朗普的命令。
特朗普決定向烏克蘭提供“戰斧”巡航導彈,目的并非是幫助烏克蘭打敗俄羅斯,而是迫使克里姆林宮真正地坐到談判桌上。
美國駐北約大使馬修·惠特克表示,美國擁有尚未在烏克蘭部署的強大武器,可以“隨時隨地造成嚴重破壞”,其中一些系統可能會被轉移到烏克蘭,改變戰場局勢,但迄今為止,華盛頓都沒有看到克宮表現出任何談判意愿。
![]()
馬修·惠特克還嘲笑了俄軍的虛弱:“如果你把一只蝸牛放在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邊境,三年半后它都能爬到波蘭了,而他們甚至還沒拿下20%的烏克蘭領土,這表明俄羅斯軍隊在戰場上是多么的無效和無能。”
發一下最新戰報。
烏克蘭軍隊宣稱又擊落了一架俄軍卡-52“短吻鱷”武裝直升機,兩名飛行員全部死亡;俄羅斯軍博“FlighterBomber”已經證實了該消息,并指出這架“短吻鱷”是在黑海上空被擊落的,看起來又是烏克蘭無人艇的戰果。
![]()
稍早一些,確切說是10月9日,俄軍在利佩茨克上空損失了1架米格-31K戰斗機,兩名飛行員彈射逃生,據稱當時這架米格-31K正在執行訓練任務,攜帶了1枚“匕首”空射彈道導彈。
米格-31原本是一款高速截擊機,或者也可以說是飛行的防空導彈發射架,原本早已落后,但在被改裝為專門發射“匕首”空射彈道導彈的米格-31K后,實際上成為了一款轟炸機,并在俄烏戰爭中發揮出了威力。
![]()
有意思的是,在俄烏戰爭之前,“匕首”跟“伊斯坎德爾-M”彈道導彈、“鋯石”高超音速導彈一樣,都被吹噓為不可擊落,能夠穿透北約現有防空網甚至是未來多少年可能會出現的任何防空系統,現在呢?俄軍已經很少發射戰斗部重量偏低,實際效能被北約專家評價為跟“縞瑪瑙”超音速反艦導彈一樣的“鋯石”,這三款“大殺器”更是頻頻被烏克蘭“愛國者”擊落,就連普京也親自出面“澄清”,說“匕首”不是高超音速導彈,不過是一款空射彈道導彈。
事實表明,很多東西,看起來很唬人,但真要實戰,其實也就那樣,只有實戰應用了,才能表現出真正的成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