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在勞動黨成立80周年之際,冒雨于深夜舉行了一場震撼的大閱兵,向世界傳遞出其戰略威懾的強硬信號。這場閱兵于平壤時間10月10日深夜11點45分開始,貫穿至11日凌晨。與往年不同的是,這次閱兵將夜間視覺沖擊與惡劣天氣條件巧妙結合,創造出一種令人窒息的肅殺氛圍,向外界傳遞著不容置疑的軍事決心。
![]()
在這場被西方軍事觀察家稱為"朝鮮軍事革命成果展"的閱兵中,火星-20洲際彈道導彈的壓軸亮相引發了全球關注。 這款采用11軸特種運輸發射車的龐然大物,其技術參數令人矚目:直徑2.7米,長度超過27米,使用固體燃料推進,軍事專家分析指出,這款導彈的15000公里射程足以覆蓋美國本土全境,其多彈頭搭載能力更使其成為朝鮮戰略威懾體系中的"終極王牌"。
![]()
值得注意的是,朝鮮在此次展示中呈現出明顯的技術突破趨勢。"火星-16乙"中遠程導彈采用的高超音速滑翔器,展現了朝鮮在突破導彈防御系統方面的重大進展。該型號導彈的末段機動變軌能力,使得現有反導系統難以有效攔截,對駐亞太美軍基地構成了實質性威脅。
![]()
與此同時,朝鮮在戰術導彈領域同樣取得長足進步,"火星-11"系列固體燃料導彈的快速反應特性,使其成為應對地區突發沖突的利器。
![]()
在常規武器領域,朝鮮展現出令人驚訝的創新思維。最新亮相的巡飛彈系統采用模塊化設計,具備在目標區域長時間巡邏的能力,這種被西方軍事分析家稱為"智能彈藥"的武器系統,正在重塑朝鮮軍隊的非對稱作戰能力。
![]()
與此同時,新型主戰坦克配備的主動防護系統,顯示出朝鮮陸軍正在積極適應現代戰場的無人機威脅。
![]()
朝鮮軍事工業的另一大亮點是其遠程火箭炮系統的升級。新展示的模塊化火箭炮系統可實現300毫米至600毫米多種口徑火箭彈的快速換裝,其圓概率誤差小于10米的精度,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這種兼具火力密度與打擊精度的武器系統,能夠在沖突初期對敵方關鍵設施實施毀滅性打擊。
![]()
縱觀整場閱兵,朝鮮呈現出清晰的軍事發展脈絡: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的打擊體系。從洲際戰略核威懾到戰術精確打擊,從傳統彈道導彈到新興巡飛彈,平壤正在打造一個令人生畏的立體火力網。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朝鮮在巡航導彈技術上的突破,使其具備了低空突防打擊能力,這一進展進一步豐富了其戰術選擇。
![]()
這場閱兵所展示的軍事變革,正在深刻影響著地區安全格局。 朝鮮通過系統性的武器研發,已經建立起從常規到核武、從戰術到戰略的完整威懾體系。軍事分析人士認為,朝鮮武器發展的三大趨勢——高超音速化、固體燃料化、體系化,正在使其軍事實力發生質的飛躍。這種變化不僅重新定義了半島軍事平衡,也對亞太地區的地緣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