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關全固態電池的消息不少:
例如中國科學院兩個研究團隊,先后宣布在固態電池領域取得關鍵技術突破;
然后豐田公司又一次公開宣告推出全固態電池電動汽車計劃......
![]()
難道這次狼真的來了?
來看看咋回事。
![]()
首先,隨著這些年多方科普,咱普通老百姓也清楚了,全固態電池,好處多多,但始終是塊硬骨頭。
雖然相對更安全、熱失控問題不用擔心;體積減半的基礎上能量密度也更高、續航也能翻倍;還有壽命更長、充電更快、更適應極端溫度......
這些眾所周知的優勢,也成了新能源汽車下一代儲能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
![]()
但是這玩意兒成本高、制造工藝難,還需要解決界面阻抗大、鋰枝晶風險等關鍵技術問題。
所以業界一直在攻克技術難題,也正因為如此,量產遲遲難落地。
![]()
這兩天的新動態:
其一,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的科研團隊,利用聚合物分子的設計靈活性,制備出在分子尺度上實現界面一體化的新型材料。
簡單理解,這種材料有高離子傳輸能力;同時該材料構建的一體化柔性電池,能承受 2 萬次反復彎折;復合正極能量密度提升達 86% 。
![]()
其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黃學杰團隊聯合多家機構,開發出一種陰離子調控技術;
這項新技術,解決了全固態金屬鋰電池中電解質和鋰電極之間難以緊密接觸的難題。
值得關注的是,基于該技術制備出的原型電池,經歷了數百次循環充放電后,性能依舊穩定,說是遠超現有同類電池水平。
![]()
當然,以上這兩項新突破,都是集中在科研層面。
另外一則新動態源自產業界。
也是咱開頭提到的豐田,其通過全球官網宣布,已經和住友金屬礦山株式會社達成合作協議。
![]()
協議的核心,就是為了純電動汽車用全固態電池正極材料的量產,加速研發進程。
豐田這邊值得關注的是,在這次的公告中,直接表明計劃 2027-2028 年推出搭載全固態電池的純電動車型。
![]()
不過豐田也不是第一次談全固態電池的量產計劃了。
公開消息顯示, 2024 年豐田第一次計劃,高性能電池和固態電池于 2026 年開始陸續量產;
今年上半年也宣布和光興產達合作,計劃搭載豐田固態電池的車型最快 2027 年上市......
![]()
綜合來看,具體哪一年量產上市,還得看實際落地情況,但很明確的是,豐田這兩年已經開啟產業化進程。
跟多方合作的同時,在投資、建電池工廠等方面已經在執行層面了。
不管咋說,技術全方面突破,確實挺振奮人心的。
![]()
有車企能明確規劃全固態電池的商業化量產進程,也能增添行業信心。
盡管打架都清楚還有成本、工藝等大難題,但用句粗話來說,“ 哪怕是堆屎,也先堆出來再說 ” 。
這對全固態電池技術開發的最終目標而言,意義重大。
![]()
至于量產時間嘛,感覺還是保守點比較好,2027 年很近了,大概率真正量產還是得到 2030 年左右了。
不過基于當下多方面的突破來看,目前對于固態電池的研發輪廓越來越清晰。
除了前面提到的技術突破外,其實業內關注的降本方面,市場動態也比較樂觀。
![]()
例如源頭材料硫化鋰價格的大幅下降,電解質的成本下降很快。
這兩年硫化物電解質的價格從 7-8 萬元 / 公斤 到 1-2 萬元 / 公斤 ,行業預計 2030 年有望達到幾百元每公斤。
所以或許到 2030 年,我們真的可以迎來一個全新的電動出行時代,真挺令人期待的,不過還是希望我們國產品牌能彎道超車、領先同行......
參考資料:
汽車商業評論、科技日報、小牛行研、中國科學院、豐田官方、新浪微博等其他網絡信息
編輯:C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