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云南西雙版納植物園的熱帶植物種質資源收集區,一株高約7.5米的果樹格外引人注目。
它開花時,引得蜂群嗡嗡環繞、爭相采蜜;待果實成熟,更會俏皮地咧開果皮“打哈欠”,將裹著米色果肉的黑色種子悄悄露出來。
這便是自帶“反差萌”的水果——咸魚果,是牙買加的“國果”。
![]()
用咸魚果搭配咸魚烹制的菜肴,不僅是牙買加人餐桌上的“國菜”,更曾入選“全球十大最美味國菜”。
世間珍貴而奇特的水果有很多,可咸魚果卻憑著一身獨有的“個性”站穩了腳跟。它到底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呢?讓我們來一一揭開。
01
與荔枝是“遠親”,開花時引來許多蜜蜂
咸魚果的中文名其實叫“西非荔枝”,雖與我們熟悉的荔枝共享“荔枝”二字,模樣、口感卻毫無相似之處。
不過論起“家族淵源”,它確實與荔枝、龍眼同屬無患子科,算是名副其實的“遠房親戚”了。
![]()
別看它如今是牙買加的“國寶級水果”,老家卻在西非的科特迪瓦、加納等地。
1793年,一位將軍將它從西非帶到牙買加,在島嶼上種下第一株苗,并為它取名“阿基果”——后來,人們也常叫它阿開木。
成年的咸魚果樹堪稱“顏值擔當”:鐵灰色的樹干光滑挺直,最高能長到10-12米,舒展的樹冠撐起一片濃蔭,葉片油亮得能映出光影;每逢果期,枝頭掛滿鮮艷的果實,紅的熱烈、綠的鮮活,成了一道亮眼的風景線。
![]()
更有意思的是它的花期。花開時,一股清甜的香氣會遠遠散開,像在“召喚”蜜蜂。不一會兒,無數蜜蜂便會循著香味趕來,繞著花枝飛舞、采蜜,嗡嗡聲此起彼伏,熱鬧得像一場專屬的“蜂群交響樂”。
也正因如此,它得了“蜜果”的美名,在瑪雅語里,“阿基”二字,正是“蜜果”的意思。
02
成熟時會“咧嘴笑”,3顆黑籽暗藏“安全信號”
每年夏季5月,咸魚果樹會悄悄開滿小花;到了9-10月,青澀的小果子便會慢慢冒出來——剛長出來的果實像一顆顆迷你梅子,圓潤可愛,透著淡淡的淡黃色。
![]()
隨著時間推移,果子會漸漸染上紅色,從淺紅到深紅,最后變成艷得發亮的朱紅色。紅果子藏在翠綠的葉片間,若隱若現,風一吹,枝頭便晃動起一片“紅綠相間”的生機,美得格外靈動。
不過,咸魚果最“奇特”的時刻,要等它徹底成熟時。在陽光的照射下,熟透的果實會“啪”地一下裂開果皮,像人咧開嘴大笑,又像沒睡醒時懶洋洋地“打哈欠”,露出里面3顆黑得發亮的種子。
特別有意思的是,每顆種子連接果皮的一端,都裹著一層薄薄的米色果肉,形狀別致,像給種子穿了件“小外套”。
![]()
這模樣,倒和蘋婆有些像——兩者都是紅色果皮,成熟后都會裂開,里面都藏著黑色的種子。
但要注意,未成熟的咸魚果可碰不得,它含有毒素,只有等它“打哈欠”、果皮裂開時,才是真正成熟的“安全信號”,這時候采摘才放心。
03
被稱為“植物界河豚”,成熟后卻“全身是寶”
未成熟的咸魚果,藏著不小的危險。1950年,人們發現有人吃了未成熟的咸魚果后,出現了劇烈嘔吐的癥狀,這種癥狀后來被稱為“牙買加嘔吐癥”;2001年,海地發生災荒,災民們爭食未成熟的咸魚果充饑,最終有50人因中毒不幸離世。
美國邁阿密大學的愛德華博士經過研究發現,未成熟、未裂開的咸魚果里,含有一種叫“次甘氨酸”的有毒物質。
這是一種常見于無患子科植物中的非蛋白氨基酸,僅一顆未成熟的咸魚果所含的次甘氨酸,就足以讓人出現嘔吐、昏睡、抽搐甚至昏迷的癥狀。
![]()
也正因這份“危險與美味并存”的特質,咸魚果被稱作“植物界的河豚”。
這倒和“荔枝病”有些像:如果空腹吃了不夠成熟的荔枝,也可能出現類似的不適。可見,再美味的水果,也得選對時機、用對方法吃。
好在人類總能發現事物的“另一面”:當咸魚果在陽光和時間的“滋養”下徹底成熟、裂開果皮后,毒素會慢慢褪去,搖身變成可以安全食用的美味。
![]()
而且,它不僅能吃,還全身是寶,用處多到讓人驚喜:
第一,觀賞價值:無論是開花時的“蜂群環繞”,還是結果時的“紅綠相映”,咸魚果樹本身就是一道高顏值風景;
第二,香料原料:它的花朵能提煉出獨特的香氣,是制作古龍香水的優質原材料,能給香水增添一份自然的清甜;
第三,建材與藥材:樹干堅硬挺拔,當地人蓋房子時,常把它當作建材;葉片則可入藥,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第四,經濟來源:種子和果殼里含有豐富的油脂,能提煉出來制作肥皂,這也成了當地一項重要的經濟收入。
04
配咸魚成“國菜”,口感鮮過嫩蘑菇
咸魚果是個“跨界選手”——它既是水果,也能當蔬菜。
牙買加人最懂怎么“解鎖”它的美味,烹飪時,他們會取包裹在種子外的米色果肉(也就是假種皮),而這果肉的“最佳搭檔”,竟然是咸魚。
沒想到吧?這兩種看似“不搭邊”的食材,搭配在一起竟成了牙買加的“國菜”,咸魚果也成了名副其實的“國民水果”“國民食材”。
這道國菜的做法并不復雜:先把咸魚果的果肉用鹽水或牛奶煮到半熟,撈出后用黃油輕輕煎一下,讓表面泛起淡淡的焦香;接著加入咸魚(最好是鱈魚)、洋蔥、西紅柿等調料,一起慢慢燉煮。
![]()
燉好后,咸魚的咸香和咸魚果的清甜融合在一起,一口下去,滿是濃郁的熱帶風味——口感像極了鮮嫩的蘑菇,軟糯中帶著一絲彈勁,鮮得讓人回味無窮。
這種味道,在別的地方可很難吃到。
而且它的營養也很豐富,果肉里含有2.9%的蛋白質,脂肪含量高達15.2%,美味又管飽。
![]()
05
結語
初次見到咸魚果的人,可能會被它“裂開果皮露黑籽”的模樣嚇到,或是擔心它的毒性,忍不住想躲開。
但熟悉它的牙買加人,卻早已把它當成了生活里的“寶藏”,愛它的奇特、愛它的美味。
如今,咸魚果依然是小眾水果,種植的人不多,但它身上“稀少、美味、危險”的多重標簽,卻讓它在水果界格外特別,也讓它的名字傳遍了世界。
下次再見到這種“會打哈欠”的果子,你或許就能讀懂它藏在“奇特外表”下的獨特魅力了。
信息來源:版納植物園《牙買加國菜的靈魂—咸魚果》
植物檔案
中文名:西非荔枝果
俗名:咸魚果、阿基果、阿開木、蜜果
種屬:無患子科咸魚果屬常綠喬木
花期:5月
果期:6-8月
分布:原產于科特迪瓦和加納等西非地區,后傳入美洲,中國云南、廣東有少量種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