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日本政壇迎來歷史性一刻,高市早苗以185票當選自民黨總裁,即將成為該國首位女性首相。
對此,一些國人在聽到這個消息后,頓時冒出了不少“晦氣”的暗罵聲。
當然了,之所以產生這樣的情緒也不難理解,此前她的名字始終與極右翼、對華鷹派緊密綁定。
最經典的一幕,莫過于公開否認南京大屠殺歷史事實一幕。
可誰也沒想到,當選僅三天,風向驟變。
據(jù)日媒披露,她竟然放棄靖國神社秋季例行大祭參拜計劃,內定內閣官房長官木原稔也擱置了竄臺計劃。
明明競選的時候口號喊得“震天響”,怎么一上來就突然“軟”了呢?
![]()
講道理,高市早苗的“對華轉彎”,快得讓日本政壇都有些措手不及。
10月4日,她剛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勝出,當晚就對身邊人透露要避免在外交場合前引發(fā)風波。
10月7日,她又放棄了10月17日至19日的靖國神社秋季參拜。
要知道,去年此時,她還頂著中韓反對聲,在秋季大祭當天高調前往參拜,甚至對著媒體鏡頭稱參拜是對英靈的敬意,無需外人置喙。
更耐人尋味的是木原稔的竄臺計劃擱置。
![]()
這位被高市內定為內閣官房長官的核心親信,原本已敲定10月中旬竄臺,還聲稱計劃與臺當局官員討論“合作”。
可隨著高市當選,這一計劃突然被按下暫停鍵。
明明競選的時候如此“強硬”,怎么一上臺就變了呢?
其實,高市的轉向,從不是心血來潮,而是被現(xiàn)實利益牢牢綁住了手腳。
首當其沖的,是中日經濟深度綁定的“緊箍咒”。
2024年,中日貿易額達3083億美元,中國已連續(xù)15年成為日本最大貿易伙伴。
對日本企業(yè)來說,中國市場更是生命線。
![]()
半導體巨頭信越化學的光刻膠對華出口占比達65%,一旦失去中國市場,其全球市占率將會一夜間暴跌。
豐田汽車2024年在華銷量突破上百萬輛,貢獻了相當一部分利潤,僅天津豐田工廠就支撐著日本國內多家零部件企業(yè)的生計。
因此,高市競選時不是沒有曾喊出,擴大對華出口管制的口號。
可話音剛落,日本商人就坐不住了,因為與中國脫鉤等于自斷生路。
多家半導體、汽車企業(yè)聯(lián)名致信自民黨,要求避免對華政策沖擊企業(yè)利益。
經濟壓力在前,高市即便想硬,也硬不起來。
而另一方面,日美同盟的反噬更讓她頭疼。
![]()
高市原本計劃把強化日美同盟作為上臺后首項外交動作,包括提高駐日美軍費用分擔比例、采購F-35戰(zhàn)機,可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大棒”直接砸了過來。
美國宣布對日本汽車及零部件加征“對等關稅”,還威脅若日本不擴大進口美國農產品,那么關稅比例將進一步提升。
要知道,汽車及零部件占日本對美出口總額的半壁江山,美國市場每減少10%的日本汽車進口,就會讓日本失去上萬個就業(yè)崗位。
有消息稱,若25%關稅落地,日本經濟將損失13萬億日元,相當于東京都半年的GDP。
更棘手的是,美國要求日本進口的玉米、牛肉,恰好沖擊自民黨“農業(yè)保護”的基本盤。
北海道的稻農、九州的牧場主,那可都是高市當選的關鍵票倉。
![]()
國內政治格局則是壓垮激進立場的最后一根稻草。
自民黨與公明黨組成的執(zhí)政聯(lián)盟,在2024年參議院選舉后失去兩院多數(shù)席位,要通過法案必須爭取在野黨支持。
而公明黨從一開始就對高市的右翼立場亮紅燈。
一邊是企業(yè)要市場、盟友要利益、盟友要讓步,一邊是執(zhí)政需要選票,高市的激進只能讓位于現(xiàn)實。
若以為高市的“妥協(xié)”是真心對華示好,那就低估了日本政客的算計,她的每一步動作,其實都在為自己的短期執(zhí)政鋪路。
![]()
10月7日,日本在記者會上罕見表態(tài),稱期待構筑與中國的協(xié)調關系,還透露日方已通過外交渠道向中方傳遞希望在APEC期間舉行首腦會談的信號。
2023年,岸田文雄因參拜靖國神社,導致中日首腦會談推遲3個月,高市不想重蹈覆轍。
除了外交訴求,黨內平衡也是重要考量。
高市能在總裁選舉中勝出,離不開“麻生派”的關鍵支持,這個擁有43名議員的派系,在決選輪將全部選票投給了她。
而麻生太郎的條件之一,就是避免因歷史問題引發(fā)外交糾紛。
至于麻生為何會支持高市,其實是想通過她強化保守理念,但前提是不搞砸經濟和外交。
![]()
畢竟,“麻生派”背后是三菱、三井等老牌財閥,這些企業(yè)在華投資超過千億美元,絕不想因政治風波受損。
高市若堅持參拜,不僅會得罪財閥,還可能失去“麻生派”支持,剛到手的總裁位置隨時可能動搖。
可即便該女釋放了“緩和信號”,但細究之下,這些“善意”里的水分并不少。
歷史問題上的模糊態(tài)度,就是最明顯的隱患。
雖然高市放棄了本月的參拜,但她從未明確表示未來不再參拜,只是說會適時妥善判斷。
![]()
這并非偶然。
2024年高市擔任政務調查會長時,就推動自民黨修改教科書指導綱領,要求刪除南京大屠殺、強征慰安婦等表述,還稱這些內容是對日本的抹黑。
更讓人警惕的是她與新興右翼政黨的勾連。
2025年參議院選舉中,打出日本人優(yōu)先口號的參政黨異軍突起,議席從1席增至14席,其核心主張包括否認侵略歷史、強化對華強硬政策。
高市9月在Y被問及與參政黨合作時,直言如果政策一致,就共同推進,還派親信與該黨商討在眾議院選舉中協(xié)調候選人。
面對高市的“轉變”,中方的態(tài)度始終清醒,不被短期表態(tài)迷惑,只看實際行動。
![]()
高市當選當天,中國外交部就強調,希望日方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原則,信守在歷史、臺灣等問題上的承諾,奉行積極理性的對華政策。
這番話沒有點名,卻字字指向高市過往的激進立場。
中方的清醒,源于對日本政客“套路”的熟悉。
從安倍晉三到岸田文雄,幾乎每位日本首相都有過競選時強硬、執(zhí)政后務實的經歷。
安倍2012年競選時喊出奪回釣魚島,上臺后卻推動中日破冰之旅,岸田2021年當選前參拜靖國神社,執(zhí)政后卻重啟中日經濟對話。
但這些“務實”多是短期妥協(xié),一旦國內政治壓力緩解,就會回到強硬軌道。
因此如果高市真滴想借中方緩解壓力,就必須拿出實實在在的誠意,而非玩“兩面三刀”的把戲。
高市早苗的“對華轉彎”,終究是日本政治競選靠口號、執(zhí)政靠現(xiàn)實的又一次演繹。
這場轉變或許能為中日關系帶來短暫的緩和窗口,但要轉化為長期穩(wěn)定的合作基礎,還需要日方拿出真正的誠意。
對中日兩國而言,唯有正視歷史、尊重共識,才能讓和平與合作的根基更加牢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