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一到,氣溫“咯噔”一降,露氣加重,早晚涼得快。有人咳嗽加重,有人關節發緊,還有人胃口一下子沒了。其實,這時候正是換季吃菜的關鍵。菜吃得順節氣,才是養身第一步。菜市場里,最普通的應季菜,反而是最養人的。老話說:“順時而食,不病自醫。”今兒給您總結5樣菜,便宜、新鮮、耐放,大多農戶自己種,打藥不多,買著放心、吃得安心。
建議吃法:這五樣中,每周換著吃兩三種,汆湯、煮粥、炒菜都行,提前焯水更保健康滋味,適合中老年人調氣養體。
暗紅色粗體:【芋頭——健脾化濕,潤肺通絡】
正值芋頭上市,顏色白,皮毛粗,個個結實。芋頭生長土里深,需少農藥,人稱“地下白玉”,寒露后正是最粉最糯的時候。
![]()
帶皮蒸、切丁炒、配排骨燉,軟糯香滑,脾胃不好的人吃著不脹不膩。尤其適合飯后胃脹、濕氣重的群體食用。
您炒芋頭時候,有沒有留心煮夠熟?芋頭生熟之差,在于粉糯程度,入口即化才護胃氣。
中醫認為“土旺則脾健”,芋頭正是土之產物,補脾化濕,尤為溫補而不燥。
暗紅色粗體:【茼蒿——理氣養心,清肝健脾】
茼蒿一到寒露,才是最嫩不苦的時候。它自帶一種“菊香”,天然驅風清火,是菜里少有的“芳香化郁”之品。
茼蒿炒豆腐、汆肉片湯都好,搭點姜絲還能健脾開胃。每天吃一點,入肺理心,晚飯搭白粥,最是安神助眠。
不知家中有沒有胃口不好、吃啥都不香的人?這時候吃幾口茼蒿,香中帶清,氣也順了、心也舒了。
古話說“氣順血活、氣滯病生”,茼蒿能化氣除郁,是“以氣和血”的好菜。
暗紅色粗體:【秋葵——通腸潤燥,護胃滑腸】
秋葵又稱“羊角豆”,雖是近代普及,但功效卻不輕。有膠質、有纖維、有潤性,尤其適合寒露之后干燥便秘、飯后腹脹人群。
秋葵焯水后加蒜末熱油潑,簡單快手。也可搭配雞蛋煮湯,護胃滑腸不寒涼,是晚餐不錯的“清補菜”。
你是不是一到季節轉涼,就容易口干、便結、有痰氣?秋葵粘里帶潤,幫你慢慢清燥疏通,口氣清了,腸也順了。
中醫言“潤中有通,通則不滯”,秋葵正好能柔潤腸道,調和內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