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重的人員損失,加上可以送到烏克蘭戰場的俄羅斯人已經數量不足,迫使俄羅斯國防部不得不招募更多外國人,有數據稱俄軍里的外國人已經達到30%,這個數字難以確認,但通過公開報道看,俄軍里的外國人確實變得越來越多,而且成分變得越來越復雜。
烏克蘭情報部門宣稱,俄羅斯正在與伊朗合作,加大力度招募包括前IS極端武裝成員在內的中東雇傭兵,這些中東雇傭兵來自伊拉克、敘利亞、阿富汗、利比亞和也門,被承諾給予3000到8000美元的高薪以及俄羅斯公民身份,通過伊朗和中亞路線前往俄羅斯。
![]()
《福克斯新聞》和路透社等媒體報道稱,美國估計目前有大約1000到5000名古巴人在俄軍中服役,古巴已成為繼朝鮮之后向俄羅斯提供兵力支援的第二大國家,而且很可能還會有2.5萬古巴人加入俄軍前往烏克蘭參戰。
![]()
鑒于古巴的特殊環境以及古巴與俄羅斯之間的緊密關系,盡管古巴政府否認參與招募,但這么多古巴人加入俄羅斯軍隊很可能是政府行為,至少是得到了默許,古巴現在更像是冷戰后期那樣派出軍隊參加在世界各地的戰爭;
![]()
![]()
而作為回報之一,就是俄羅斯的經濟支持和軍事支持,古巴正經歷近30年來的最嚴重經濟危機,該國平均工資僅為20美元,而在烏克蘭的俄軍月薪至少是2000美元,這些古巴俄軍的工資很可能跟朝鮮俄軍一樣,直接發放給古巴政府而不是發放到古巴俄軍手上。
最后,講一個印度籍俄軍的故事。
烏軍第63機械化旅在10月7日宣布,該旅俘虜了一名印度籍俄軍馬喬蒂·穆罕默德·侯賽因,原本是一名留學生,在俄羅斯因販毒被判處7年徒刑,隨即被招募加入俄軍,經過16天訓練后,于10月1日抵達烏克蘭前線,3天后,也就是10月4日,主動向烏軍投降。
![]()
“為了不進監獄,我加入了俄軍,我并沒有打算參戰,而是計劃立即逃跑,因此在第一次進攻時向烏軍投降。”
媒體權利倡議組織(Mediа Rights Initiative)主席瑪麗亞·托馬克表示,外國學生和其他在俄羅斯監獄系統中服刑的人實際上成為了俄羅斯的動員資源:“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不會明白自己做出了錯誤的選擇,并且他們自己也以為自己有選擇。至少,在這種情況下,這個男孩在被俘虜后立即就表現出了足夠的智慧,這是完全正確的選擇。他的道路肯定不會很快,但這是條正確的道路,而不是去另一個世界。”
公開報道顯示,在這場戰爭中,已經有12名印度人喪生,另有16人失蹤。
有網友稱這是烏軍首次俘獲印度俄軍,這應該是不準確的,烏軍很早就俘獲過印度俄軍,甚至因此迫使印度政府采取行動,向俄羅斯政府施壓停止招募印度公民加入俄軍,從公開報道來看,印度政府的行動取得了一定效果,俄羅斯國防部確實不再通過假中介等從印度國內招募士兵了,但對在俄羅斯國內的印度人以及外國人,則繼續以各種手段招募,尤其是招募各種涉嫌犯罪的外國人。
![]()
馬喬蒂如果沒說謊的話,那么,他是個聰明人,也很幸運,順利地向烏軍投降并可能會很快返回印度,而沒有死于兩軍炮火或被俄軍督戰隊射殺;至于烏克蘭將會如何處理,暫時就不清楚了,烏克蘭方面一定會核查馬喬蒂提供的信息,畢竟,幾乎每個外籍俄軍被俘后都會這么說,什么被迫或被騙加入俄軍,參戰后沒殺過任何人,云云。
印度在對待被俘的印度籍俄軍方面,跟西方一樣,都會政府層次出面與烏克蘭政府或俄羅斯政府協商,通過交換囚犯等方式將自己的公民帶回國,印度政府此前就曾將被俘的印度籍俄軍帶回國,至于付出了什么代價,就不清楚了:前線烏軍冒死俘獲的“交換基金”,應該不會白白就放掉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